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关键是培养体制改革。作为培养机构的高等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就业指导中心等组织机构成立、全员专业导师制度推行及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等对策,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就业;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启动,我国教育事业又将进入一个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今后十年高等教育事业主要任务,积极举措,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样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高校推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呈显著增幅,大学生由原来每年不到700万人一跃而为2979万人。据统计,目前我们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是9830万人,到2020年,只需每年增加1.6%,也就是每年增长5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可以达到40%的目标,换句话说,十年之后,中国可能拥有2亿大学学历人群,超过目前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总人口数。一方面,高校扩招,使数以万计的适龄青年获得了进修深造的机会,国民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从过去的“精英”滑落为“蚁族”而在就业市场举步维艰。
二、政府部门应对措施与态度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上如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政府、社会、高校甚至家庭为“80后”、“90后”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很多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但面对庞大的就业人口数量和有限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究其具体原因,经济学界人士认为主要是经济结构与地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学家坚持观点认为: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就业观念上存在难以平复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绝大多数家庭对教育的高投入,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其提高,甚至出现“啃老一族”“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观点认为,扩招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教育质量普遍下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置疑的问题等等,各执一词,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这些观点、理论不无其道理。笔者站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症结在于当前的人才培养体制上,现有教育环境下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等现象,教学与实践严重脱钩。有专家预测,2020年北京技能人才总需求量将达到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为120万,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仍存在很大缺口。到那时面对2亿大学毕业人口的庞大队伍,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就业环境,“蚁族”群落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今年三月就业“畸形”——“蚁族”挣扎在就业线上下之际,中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用工荒”,尤其是缺乏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现象会继续重演。
欣喜地是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和教育专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专家提出“结构性矛盾最根本问题是劳动者的素质,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没有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的需求。”,“而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后显得更为突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人特别强调“这次改革与过去改革相比,我们着重推行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次的位置排序是先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说起,然后是考试招生制度,再次是学校制度、管理制度”。
三、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结合当前在校大学生实际状况和教育特点,笔者认为要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应该将就业工作作为系统工程,由专门的机构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培养体制改革与创新,着力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迈进。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1.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完成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辅导的转变,全面系统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能力。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主管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招生就业处,直接承担该项工作是下属的就业办公室,各学院主要承担该项工作的主要是主管毕业年级的辅导员。虽然也开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辅导、就业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但由于人手少、事务性工作多、历届毕业学生规模大等原因,他们工作重心主要在毕业安置方面,如毕业政策研究与决策、接洽用人单位、组织大型招聘会、毕业动态统计与分析等。难免出现工作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等局限,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行政事务性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与各学科紧密联系的各行业的发展态势等有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能熟练掌握应聘、咨询技巧,能为同学们提供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意见。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由学校安排编制组建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依据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模式组建,直接挂靠学工部。它的工作宗旨是帮助同学们做出有意义的受用终生的职业抉择,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培训、咨询等;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大四毕业生,而是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工作方式上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如: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大一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大三大四重点进行就业指导,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系统授课,通过丰富的课堂知识,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择业技能;开展大学生就业技巧培训、从业工作人员如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水平;设立就业指导咨询点,长期为同学们提供咨询服务,解决同学们就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本学期,学工组分别对大一(09级)、大三(07级)同学关于大学生活及职业规划方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大学四年的学业和生活规划”,07级参与调查的261人中,有并努力的认真地规划过,28人,占10.72%;大致规划过,没有太深考虑174人,占66.67%;没有太多思考的50人,占19.16%;从未想过的9人,占3.45%。09级参与调查的300人中有并努力的认真地规划过占9.71%;大致规划过,没有太深考虑占58.67%;没有太多思考的占27.7%;从未想过的占3.97%。可喜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考虑,但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的仅占10%左右,数据说明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职业生涯辅导势在必行。
2.实行全员专业导师制度,加强学生专业指导,提高同学们专业水平。导师制来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是牛津大学引以为傲和津津乐道的标志之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研究生培养移植用于本科生培养,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历史上英国41位首相7成来自于牛津大学,随后效仿该制度的美国也大大受益,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在全世界高校中得以推广。纵观历史其实我国自高校建立以来,一直实施导师制度,只不过侧重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这一角色。随着学分制的推广,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教育工作,逐步推广双导师制,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分别承担专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早在2006年我校就全面的推广实施了班级导师制,它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督导学生学业,推动学生专业化、特长化发展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督促作用。但由于各学院主要是中青年教师担任,他们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班级学生较多,难免存在交流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交流的动力和习惯,工作覆盖面窄;工作业绩缺乏系统全面考评、激励、奖励体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等弊端。为此,笔者认为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应大胆推广全员专业导师制度,对学生进行全程专业指导。既学生在大一下学期,根据专业方向,将学生分配给相关的专业老师,一个老师在一个年级指导3—5名同学,四个年级15人左右,让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导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本科生度身定制不同的培养计划,形成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的科研梯队。本科生分新生入学时期、专业基础训练时期、项目参与时期、创新实践等四个不同时期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创新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新生入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情感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同学们对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方向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和科学研究的热情,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专业基础训练期学生主要引导同学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参与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在大学二年级;本科生真正能全面参与科学研究,要到大三年级了,这时需要导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同学们选择难易适度、方向明确的科研课题,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项目参与时期是体现同学们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时期,结合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各类科技竞赛,全面提升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几年的锻炼,同学们们基本掌握了专业领域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为同学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全面提高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 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根源不是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是缺乏获得积累工作经验的培训机会。一方面是一些高校不能正确定位,课程设置盲目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近,重理论知识传授、灌输,忽视办学特色,严重脱离实际;另外,高校实验室、实验中心设备简陋,实验台套数不够;技术含量不高,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是验证性、演示性实验,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与工作现场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训练更是明显不足;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数量少,管理松散,出于经费考虑有些专业甚至长期没有参与专业实习。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种种原因,笔者认为高校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投入一定的精力、财力改造或新建一批能对学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场所,即实训基地。具体措施有:(1)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专业需要采购模拟仿真等实训设备、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室(中心)建设;(2)加强与校外培训中心等有关单位联系,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充分实现资源共享。(3)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即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同学们在基地增长了才干,练就了本领;企业在基地了解、发现、选拔人才,实现“互动双赢”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何鹤.两亿大学生时代与就业之变[N].财经国家周刊,2010-3-15.
[2]陈远明,黄维宪.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与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
[3]李纳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策略初探[J].管理宝典,2009,6.
[4]赵晓华,等.导师制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2009:08.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就业;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启动,我国教育事业又将进入一个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今后十年高等教育事业主要任务,积极举措,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样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高校推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呈显著增幅,大学生由原来每年不到700万人一跃而为2979万人。据统计,目前我们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是9830万人,到2020年,只需每年增加1.6%,也就是每年增长5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可以达到40%的目标,换句话说,十年之后,中国可能拥有2亿大学学历人群,超过目前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总人口数。一方面,高校扩招,使数以万计的适龄青年获得了进修深造的机会,国民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从过去的“精英”滑落为“蚁族”而在就业市场举步维艰。
二、政府部门应对措施与态度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上如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政府、社会、高校甚至家庭为“80后”、“90后”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很多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但面对庞大的就业人口数量和有限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究其具体原因,经济学界人士认为主要是经济结构与地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学家坚持观点认为: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就业观念上存在难以平复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绝大多数家庭对教育的高投入,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其提高,甚至出现“啃老一族”“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观点认为,扩招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教育质量普遍下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置疑的问题等等,各执一词,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这些观点、理论不无其道理。笔者站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症结在于当前的人才培养体制上,现有教育环境下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等现象,教学与实践严重脱钩。有专家预测,2020年北京技能人才总需求量将达到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为120万,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仍存在很大缺口。到那时面对2亿大学毕业人口的庞大队伍,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就业环境,“蚁族”群落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今年三月就业“畸形”——“蚁族”挣扎在就业线上下之际,中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用工荒”,尤其是缺乏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现象会继续重演。
欣喜地是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和教育专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专家提出“结构性矛盾最根本问题是劳动者的素质,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没有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的需求。”,“而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后显得更为突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人特别强调“这次改革与过去改革相比,我们着重推行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次的位置排序是先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说起,然后是考试招生制度,再次是学校制度、管理制度”。
三、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结合当前在校大学生实际状况和教育特点,笔者认为要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应该将就业工作作为系统工程,由专门的机构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培养体制改革与创新,着力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迈进。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1.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完成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辅导的转变,全面系统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能力。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主管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招生就业处,直接承担该项工作是下属的就业办公室,各学院主要承担该项工作的主要是主管毕业年级的辅导员。虽然也开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辅导、就业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但由于人手少、事务性工作多、历届毕业学生规模大等原因,他们工作重心主要在毕业安置方面,如毕业政策研究与决策、接洽用人单位、组织大型招聘会、毕业动态统计与分析等。难免出现工作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等局限,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行政事务性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与各学科紧密联系的各行业的发展态势等有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能熟练掌握应聘、咨询技巧,能为同学们提供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意见。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由学校安排编制组建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依据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模式组建,直接挂靠学工部。它的工作宗旨是帮助同学们做出有意义的受用终生的职业抉择,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培训、咨询等;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大四毕业生,而是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工作方式上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如: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大一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大三大四重点进行就业指导,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系统授课,通过丰富的课堂知识,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择业技能;开展大学生就业技巧培训、从业工作人员如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水平;设立就业指导咨询点,长期为同学们提供咨询服务,解决同学们就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本学期,学工组分别对大一(09级)、大三(07级)同学关于大学生活及职业规划方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大学四年的学业和生活规划”,07级参与调查的261人中,有并努力的认真地规划过,28人,占10.72%;大致规划过,没有太深考虑174人,占66.67%;没有太多思考的50人,占19.16%;从未想过的9人,占3.45%。09级参与调查的300人中有并努力的认真地规划过占9.71%;大致规划过,没有太深考虑占58.67%;没有太多思考的占27.7%;从未想过的占3.97%。可喜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考虑,但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的仅占10%左右,数据说明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职业生涯辅导势在必行。
2.实行全员专业导师制度,加强学生专业指导,提高同学们专业水平。导师制来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是牛津大学引以为傲和津津乐道的标志之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研究生培养移植用于本科生培养,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历史上英国41位首相7成来自于牛津大学,随后效仿该制度的美国也大大受益,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在全世界高校中得以推广。纵观历史其实我国自高校建立以来,一直实施导师制度,只不过侧重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这一角色。随着学分制的推广,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教育工作,逐步推广双导师制,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分别承担专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早在2006年我校就全面的推广实施了班级导师制,它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督导学生学业,推动学生专业化、特长化发展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督促作用。但由于各学院主要是中青年教师担任,他们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班级学生较多,难免存在交流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交流的动力和习惯,工作覆盖面窄;工作业绩缺乏系统全面考评、激励、奖励体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等弊端。为此,笔者认为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应大胆推广全员专业导师制度,对学生进行全程专业指导。既学生在大一下学期,根据专业方向,将学生分配给相关的专业老师,一个老师在一个年级指导3—5名同学,四个年级15人左右,让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导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本科生度身定制不同的培养计划,形成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的科研梯队。本科生分新生入学时期、专业基础训练时期、项目参与时期、创新实践等四个不同时期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创新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新生入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情感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同学们对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方向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和科学研究的热情,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专业基础训练期学生主要引导同学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参与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在大学二年级;本科生真正能全面参与科学研究,要到大三年级了,这时需要导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同学们选择难易适度、方向明确的科研课题,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项目参与时期是体现同学们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时期,结合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各类科技竞赛,全面提升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几年的锻炼,同学们们基本掌握了专业领域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为同学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全面提高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 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根源不是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是缺乏获得积累工作经验的培训机会。一方面是一些高校不能正确定位,课程设置盲目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近,重理论知识传授、灌输,忽视办学特色,严重脱离实际;另外,高校实验室、实验中心设备简陋,实验台套数不够;技术含量不高,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是验证性、演示性实验,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与工作现场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训练更是明显不足;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数量少,管理松散,出于经费考虑有些专业甚至长期没有参与专业实习。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种种原因,笔者认为高校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投入一定的精力、财力改造或新建一批能对学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场所,即实训基地。具体措施有:(1)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专业需要采购模拟仿真等实训设备、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室(中心)建设;(2)加强与校外培训中心等有关单位联系,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充分实现资源共享。(3)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即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同学们在基地增长了才干,练就了本领;企业在基地了解、发现、选拔人才,实现“互动双赢”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何鹤.两亿大学生时代与就业之变[N].财经国家周刊,2010-3-15.
[2]陈远明,黄维宪.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与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
[3]李纳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策略初探[J].管理宝典,2009,6.
[4]赵晓华,等.导师制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