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与思考
【机 构】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
:
世界经济与政治
【发表日期】
:
2003年3期
其他文献
文化、文明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20世纪是意识形态的世纪。在冷战时期,由于以意识形态、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东西方对抗,文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冷战结束后,又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现在和今后的世界大的矛盾主要是文化、文明间的冲突。“9·11”事件使更多的人对此进行深入思考。纵观人类发展史,文明、文化确实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基本因素或力量之一,并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各种文明、文化之间并不是敌对、对立的,文明、文化本身并不注定是冲突的。
意识形态是影响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从三个层次上认识意识形态概念,即世界观、思想和信念体系以及政策的掩饰和包装。意识形态作为看世界的方式,作为整合社会不同观念的工具,作为对外政策的合理化“证明”,在具体政策影响上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有其深刻的作用,但是不应超越历史,忽视历史内容的必要限度,而应从历史中去寻找根由。以美国为例分析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可以发现,美国对外政策中存在着“天定命运”、“美国例外”和自奉的“利他主义”等几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但都不是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是当前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化和国际安全新秩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地区主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动力正在将地区内的国家安全利益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具有了特殊的安全互动关系。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地区内国家间安全互动的情势既影响着全球安全的整体走向,也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环境、有层次的战略的重点,并决定了国家安全利益保障的程度。地区安全体系是由地区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能力(权力)的分配状况所构成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地区安全复合体、安全制度和安全共同体。目前,单一的世界安全秩序越来越不清
自1964年以来,中国对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发生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演变过程:从基本的抵制到部分的参与,再到全面的参与。对于这一演变的原因,传统的分析存在着缺陷。通过建构主义视角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上身份认同从“特殊核国家”到“一般核国家”的演变而演变的。身份认同的转变是态度演变即政策调整的原因。身份的认同及其转变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身份的认同是复杂的,其转变也是复杂的。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刊登鲁品越教授的文章认为,20世纪后半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内部追求向全球市场扩张的资本的力量,借助于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倒了柏林墙。本文作者则认为,资本力量只是产生这一后果的外部条件之一。而民主德国国内经济滑坡、政治倒退以及苏联影响诸因素互动形成的整体合力,才是推倒柏林墙的根本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