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城市河道在生态型护岸工程和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意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景观设计
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密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水患可能给城市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水环境观念转化。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生态整治的经验和方法,从生态型护岸工程和景观设计方面对城市河道治理的进展作一概述,为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河道生态型护岸工程
河道护岸工程是防止城市河道崩岸的有效措施,在抗洪和维护河势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河道水下护坡工程,诸如丁坝、抛石、沉排、沉笼等,水上护坡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岸坡、维持河道稳定的作用;然而,一些传统的护岸结构严重破坏了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功能。目前,城市河道治理常用的生态型护岸形式有植物护岸、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土工合成材料护岸和土壤生物工程护岸等。
1、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使用了这一技术。
2、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技术起源于日本,广泛使用于堤防的迎水面和背水面,高水位或低水位。绿化混凝土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和表层土组成。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在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绿化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特点: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水性;具有大孔隙,无论水上和水中均能生长植物,甚至有动物的生存空间。
3、土工合成材料护岸。土工合成材料产品主要由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高密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原材料组成。在我国城市河道护岸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土工合成材料种植基可分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等。设置土工格栅,增加了土体摩阻力,同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也迅速消散,增加了土体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而且,由于格栅的锚固作用,抗滑力矩增加,草皮生根后,草、土、格栅形成一体,更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4、土壤生物工程护岸。该技术从最原始的柴捆防护措施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对气候、水文、土壤等的作用来保持岸坡稳定的,其主要作用包括降雨截留、径流延滞、土壤增渗、土层固结、根系的土壤增强、土壤湿度调节、土体支撑、负重和风力传递作用等。常用的土壤生物护岸技术主要包含土壤保持技术、地表加固技术和生物工程综合保护技术。
二、河道景观设计
1、河道平面设计。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一般认为拓宽断面、裁弯取直、两岸修筑高堤就能解决防洪问题,但事实上,从流域范围看,对防洪补益不大,相反却大大损害了河道景观的美学价值。对于河道的平面布局,应该综合考虑,形成有机系统,从而实现多目标的统一:在解除河道瓶颈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使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尽可能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对景观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大意义;使城市水系形成网络,有益于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框架。
2、河道断面设计。河道断面设计的新思路,就是要把河道水系作为一个系统看待,一是全面考虑河道的防洪排水及生态景观的功能,不断优化断面设计,以合理的投入形成良性的生态河道体系。二是综合考虑水系流域范围内的河、湖、洼、淀,绿地、岸坡、堤路等系统,构筑一个全面的防洪、滞洪和行洪的生态系统,由河道承担防洪任务,为水系流域全面承担防洪任务。梯形断面。梯形断面相对占地面积较少,是人口密集的城镇河道中常采用的断面形式。
3、河道堤防设计。河道堤防是满足河道防洪功能的重要保证,在不降低城市防洪标准的同时,可将堤防分为:內堤(小堤)和外堤(大堤),中间建设或恢复滩地。内堤可以是子槽上的女儿墙,为保护滩地而设,内堤的安全超高标准可适当降低,从而使滨河景观建设成为可能。可以优先采用超级堤,超级堤的堤宽一般不小于堤高的30倍,因而只可能发生漫溢,而不可能发生溃堤。
4、滩地景观设计。采用复式断面后,河道中的滩地既可扩大行洪断面,又可为鸟类、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生存空间,为人类的休闲、游憩提供条件。在河滩地种植草皮、树木等植被,既可以使河滩免水流冲刷,又可以美化河道,在滩地宽度足够时,可以设置露天球场等活动场所。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河滩地应设计成草坪、草地等开敞空间,适当布置树丛和灌木,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亲水的平台和台阶,不宜布置假山、雕塑、亭台等阻水的园林建筑。国内外多个河道的滩地建设成为休闲平台、社区舞厅、健身场、停车场等不同场地,均达到了景观与使用的有机结合。
三、结束语
生态型护岸技术已被很多工程采用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并被广泛推广应用,同时河道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后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重生态型护岸工程与河道景观设计相结合。河道有关部门应保障监测和评估的费用,为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反馈信息,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丁鹤.对城市河道可持续开发利用趋势的认识.海河水利,2014年
[2]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规划师,2014年
[3]季永兴,刘水芹,张勇.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
【关键词】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景观设计
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密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水患可能给城市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水环境观念转化。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生态整治的经验和方法,从生态型护岸工程和景观设计方面对城市河道治理的进展作一概述,为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河道生态型护岸工程
河道护岸工程是防止城市河道崩岸的有效措施,在抗洪和维护河势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河道水下护坡工程,诸如丁坝、抛石、沉排、沉笼等,水上护坡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岸坡、维持河道稳定的作用;然而,一些传统的护岸结构严重破坏了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功能。目前,城市河道治理常用的生态型护岸形式有植物护岸、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土工合成材料护岸和土壤生物工程护岸等。
1、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使用了这一技术。
2、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技术起源于日本,广泛使用于堤防的迎水面和背水面,高水位或低水位。绿化混凝土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和表层土组成。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在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绿化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特点: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水性;具有大孔隙,无论水上和水中均能生长植物,甚至有动物的生存空间。
3、土工合成材料护岸。土工合成材料产品主要由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高密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原材料组成。在我国城市河道护岸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土工合成材料种植基可分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等。设置土工格栅,增加了土体摩阻力,同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也迅速消散,增加了土体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而且,由于格栅的锚固作用,抗滑力矩增加,草皮生根后,草、土、格栅形成一体,更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4、土壤生物工程护岸。该技术从最原始的柴捆防护措施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对气候、水文、土壤等的作用来保持岸坡稳定的,其主要作用包括降雨截留、径流延滞、土壤增渗、土层固结、根系的土壤增强、土壤湿度调节、土体支撑、负重和风力传递作用等。常用的土壤生物护岸技术主要包含土壤保持技术、地表加固技术和生物工程综合保护技术。
二、河道景观设计
1、河道平面设计。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一般认为拓宽断面、裁弯取直、两岸修筑高堤就能解决防洪问题,但事实上,从流域范围看,对防洪补益不大,相反却大大损害了河道景观的美学价值。对于河道的平面布局,应该综合考虑,形成有机系统,从而实现多目标的统一:在解除河道瓶颈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使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尽可能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对景观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大意义;使城市水系形成网络,有益于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框架。
2、河道断面设计。河道断面设计的新思路,就是要把河道水系作为一个系统看待,一是全面考虑河道的防洪排水及生态景观的功能,不断优化断面设计,以合理的投入形成良性的生态河道体系。二是综合考虑水系流域范围内的河、湖、洼、淀,绿地、岸坡、堤路等系统,构筑一个全面的防洪、滞洪和行洪的生态系统,由河道承担防洪任务,为水系流域全面承担防洪任务。梯形断面。梯形断面相对占地面积较少,是人口密集的城镇河道中常采用的断面形式。
3、河道堤防设计。河道堤防是满足河道防洪功能的重要保证,在不降低城市防洪标准的同时,可将堤防分为:內堤(小堤)和外堤(大堤),中间建设或恢复滩地。内堤可以是子槽上的女儿墙,为保护滩地而设,内堤的安全超高标准可适当降低,从而使滨河景观建设成为可能。可以优先采用超级堤,超级堤的堤宽一般不小于堤高的30倍,因而只可能发生漫溢,而不可能发生溃堤。
4、滩地景观设计。采用复式断面后,河道中的滩地既可扩大行洪断面,又可为鸟类、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生存空间,为人类的休闲、游憩提供条件。在河滩地种植草皮、树木等植被,既可以使河滩免水流冲刷,又可以美化河道,在滩地宽度足够时,可以设置露天球场等活动场所。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河滩地应设计成草坪、草地等开敞空间,适当布置树丛和灌木,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亲水的平台和台阶,不宜布置假山、雕塑、亭台等阻水的园林建筑。国内外多个河道的滩地建设成为休闲平台、社区舞厅、健身场、停车场等不同场地,均达到了景观与使用的有机结合。
三、结束语
生态型护岸技术已被很多工程采用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并被广泛推广应用,同时河道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后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重生态型护岸工程与河道景观设计相结合。河道有关部门应保障监测和评估的费用,为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反馈信息,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丁鹤.对城市河道可持续开发利用趋势的认识.海河水利,2014年
[2]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规划师,2014年
[3]季永兴,刘水芹,张勇.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