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偶然读到清人蒋士铨的这首《岁暮到家》,一下子,我的神经针刺般地疼痛。
  母亲四十岁时有了我。母亲六十岁时我离家在外求学。
  青葱般的岁月里,尽管装满同伴的欢声笑语,不同的课堂内,见识着多彩的知识。但是,这一切都难以排遣远离故土亲人的孤单。想家的日子,家书就是我最亲近的温暖。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条纽带,一头牵着我,一头牵着家和母亲。我扯着纽带的这头,母亲握着纽带的根。这纽带,随着我的行踪无限制地越拉越长,越牵越远。那根,却始终被母亲牢牢地握在心中。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就是固定电话,在我们的家乡,也只有几里地之外的大队部有那么一部,还经常不好使。不过,就是好使,谁又能付得起那昂贵的电话费呢?因此,最盼望的就是宣传委员举着一大堆信件大喊着某某同学的名字,盼望着能够叫到我。
  一个阴雨连绵的中午,一封陌生奇怪的信送到了我手中。说它陌生奇怪,是因为信封上无论是收信人寄信人的地址,还是我的名字,都是写得歪歪扭扭的。唯一特别的是那邮票,贴得端端正正,与那些横躺竖卧的字迹极不协调,扎眼得很。带着无数个问号拆开来,映入眼帘的是“姑娘,你好吧”,简直吓了我一跳。“姑娘”是什么称呼呢?赶紧去看结尾署名,就一个字——妈。竟然是母亲的来信!
  想象母亲写这一封信的情景,应该是可以入画的震颤人心的一景吧:炕上端正地摆着一张饭桌,一个干净利落的白发老妪坐于桌前,戴着一副老花镜,认认真真地画着每一个字,费力地,慢慢地描画。娴熟的捏惯了缝衣针、握惯了饭勺和锄头的粗硬的手指,冷不丁握着陌生的笔,颤颤抖抖地拼凑着那一笔一画,该是如何的费力?何况还有那么多说起来容易却不会写的字呢?
  母亲不止一次跟我说过,她小的时候,很是眼馋舅舅可以背着书包上学堂。但是,母亲生活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个年代。有钱的大户人家小姐都不读书,何况是穷家的女子。每天晚上,外公在煤油灯下教舅舅读书写大字,母亲坐在火盆前就着那豆点一样的微光纳鞋底。一边纳鞋底,一边听着外公教舅舅读书。偶尔瞟一眼舅舅读的书写的字。就这样,日子久了,母亲竟然认识了很多字。但是只是认识,却从来没提笔真正写过字。如今,读着母亲的亲笔信,每个歪歪扭扭的字,似乎都带着母亲的体温,思绪便飘向那个深秋的季节。
  记得那个深秋,学校放了一周农忙假。在一个清冷的黄昏,我提着大包小包走下汽车,一眼望见好远的村口,伫立着一个身影。很快,那个身影迅速向着我奔来。踉踉跄跄的,仿佛是跟着风在走。母亲额头那一缕随风竖起的白发,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
  假期恍惚而逝,母亲执意送我去车站。一路上,母亲用她那冰凉的粗糙的长满老茧的手提着我的大包小裹,再费力地把它们塞在汽车货架上。在我一次次催促下,母亲一步三回头地下了汽车。就在汽车即将启动的那一刹那,母亲突然用手死死扳住了即将关上的车门,就在我的惊呼声中挤上了汽车,我以为母亲忘记了什么事,母亲只是喘着粗气,眼睛死死盯着我的脸说:“别舍不得吃啊。到了就来信!”
  伴着车轮的启动,我的眼泪无论如何不受我的控制。我不住地回头张望,透过车窗看见母亲扬起的手,枯枝一般。冷风吹得母亲似乎有些站立不稳。车子走了好远,母亲还瑟瑟地站在原地。
  这一封翻山越岭追逐着日月星辰来到我手中的家书,将母亲那缕竖起的白发和那冷风中瑟缩的身影又近镜头似的拉到了我的眼前,仿佛让我嗅到了家中饭菜的香味,仿佛让我重温了家中热炕头儿的温暖,仿佛嗅到了母亲的气息。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这一封家书,该是承载了母亲多少的牵挂多少的思念啊!那是难以估量的重荷。
  在母亲的盼望中,我的信回得再快,母亲都会嫌慢吧;写得再多,母亲都会嫌少吧。母亲也许是不止一次在灯下、在枕边一遍又一遍地整理我寄去的简短家书,一遍又一遍反复地阅读字里行间的亲情。她读女儿的健康平安,她读女儿的快乐进步,那个写信的丫头,是她永远的牵挂,永远的惦念。
  那一刻,我决定经常写信回家,决定好好保存母亲的亲笔家书。那是母亲最值得骄傲的著作,那是我最值得珍存的宝藏。何况我本来就有着保留书信的习惯。
  母亲四十岁时我呱呱坠地,我四十岁时,母亲已是风烛残年。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都预示着母亲永远离开我们的日子又近了一天。我每天下班依然保持着按门铃的习惯,无非是想多听一次母亲的呼唤——是老闺女吗?我就习惯性地挺挺腰背,响亮地大声回答——妈妈,我回来啦!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有多久。我实在是害怕实在是从心里恐惧,拒绝想象下班后再也没有人来给我开门,再也没有隔着门板的呼唤,再也看不见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再也看不见那伛偻的身影穿行在客厅厨房露台,伴着那一声声亲切的唠叨……
  (摘自《参花》)
其他文献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已经被贬12年了。12年来,从永州到柳州,柳宗元孤身一人在远离京城几千里的荒凉之地,其间不知有多少次差点死掉。由于长期遭受政治上的打击,精神苦闷,郁郁寡欢,再加上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和生活,柳宗元的身体每况愈下,“病入膏肓”了。如今又要和堂弟宗一离别,柳宗元的神情就更加沮丧和黯然。  当送堂弟到江边时,柳宗元早已老泪纵横。当然,堂弟也早已泣不成声。无论是柳宗元还是他的堂弟
期刊
背井离乡到城市时,故乡在沦陷;在城市举步维艰时,乡愁是一厢情愿但固执的寄托。而种种皆非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一样带给人情感的皈依和精神的护佑。  1991年,王朔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期刊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期刊
一到春节,有人就不顾一切地往家奔,什么也阻隔不断,却也有人在犹疑恐归,不愿意回家的原因则千奇百状。最近,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有人说在外面混得不好,回家没面子;有人说回家人情消费压力大,撑不起那么大开销;有人说假期太短,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于在家待的时间;有人说车票难买;还有人说回家不适应,城里媳妇受不了乡下的简陋卫生条件……估计调查访问得越
期刊
1  再次踏上回家的火车时,已是秋意森然。  火车像嘶吼的猛兽,在崇山峻岭间展转腾挪了一夜,到达小镇朗乡时,晨光微露。背靠着五花山的小站很像是在一幅俄罗斯油画里。  三五个人下车,站台冷清,连值班的人都不见。车门打开,冷空气迎面扑来。我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弯腰提着大包小包下车。那都是妻收拾的旧衣。她并没有多善解人意,不过是想趁机处理了衣橱里积存的衣物,好堂而皇之地买新的。我开始抗拒了一下,我这当哥的
期刊
我从江苏南通到青海老家探亲。在老家的时候,我和远在深圳的姐姐通电话,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还在故乡,还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或者是涌进城市打工谋生的农民工,我们还能对故乡保持这份浓烈的眷恋吗?姐姐说,肯定保持这份不渝的感情。我说,不一定。因为我们现在远离了乡土,远离了故乡的各种困苦、艰涩,远离了因为繁重的农活带来的疲惫和叹息,我们才对故乡保持朝思暮念的挂牵,假如我们还在泥土地上艰辛生
期刊
一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每当你在一个地方久留之后,便会想着逃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没有任何人认识你的地方,重新开始;的确,当我们回到那个出生之地时,不知道是一个陌生感还是“久违的隔离”,我们都难以对这块土地有多少的冲动,甚至是一种回味。  只有感激。  乡村依旧安详,如一个老者,不是这样的一个“寡妇”不愿意与我们“结亲”,而是我们不愿意主动的把自己敬献给她。这样的一个“不融入”,就导致
期刊
当年林老师说,多年他乡成故乡,想来这话是没错的。  故乡,则是心头的一座坟。人走到哪,背负到哪。  有那么一天,当孩子们问我故乡在哪里时,我希望我能跟他们说:故乡就在你们心头。  “他乡故乡”——2007年采访台湾知名闽南语歌曲制作人林垂立老师,这个概念第一次明确无误的在我头脑里打下印记。  转眼四年过去,我又成了一名地域概念上的他乡人。在草木葱茏、满城装扮鲜花的西安,我和林老师一家相逢。只不过这
期刊
这句话本应该这么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但仔细想一想,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  没有离开过故乡,没有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又有什么两样呢?  身在故乡,日子久了,你就会觉得故乡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是每个失眠的夜晚一分一秒数着过的挣扎。这时的远方,则是音乐,是舞蹈,是天堂,是仙境,是沙滩,是海浪,是清风,是明月,是
期刊
她拖一只大红箱子回来过年了。那箱子比她本人小不了多少。她穿一件黑蓝的旧外套,是为了抵御火车上的脏。她是一个瘦小的人儿。那只箱子在下火车时被列车员弄断了拉手,所以更难对付了,她还不让我们去接她。一进家门,放下大箱子,她笑嘻嘻地给我和她妈一人发了一张百元钞票,不知道是啥意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我说哪有给长辈发压岁钱的道理,她也不理,径自在屋子里转开圈子。这就是她的快乐。  她没有毕业就开始在北京打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