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BANCR在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erfada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BANCR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脑星形细胞瘤标本24例,另外选取非肿瘤患者经开颅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6例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星形细胞瘤标本和正常脑组织BANCR、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mRNA的表达;采用网页软件R2分析胶质瘤数据库GSE4290中星形细胞瘤和非肿瘤组织BANCR mRNA的表达。(2)将体外培养的LN18细胞分为shBANCR组、阴性对照组、BANCR组、空载体组,前2组细胞分别转染携带降低BANCR表达的短发夹RNA和无义对照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后2组细胞转染能翻译成全长BANCR的慢病毒载体和空白载体,转染48 h后,qRT-PCR检测4组细胞BANCRSTAT3 mRNA的表达;CCK-8检测4组LN18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量4细胞的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ting检测4组细胞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3)将LN18细胞分为si398组、si1265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前3组细胞分别转染靶向STAT3的小干扰RNA si398、si1265和阴性对照无义序列,空白对照组仅转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48 h后,qRT-PCR检测4组细胞BANCRSTAT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4组细胞STAT3蛋白的表达。

结果

(1)星形细胞瘤BANCR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星形细胞瘤中BANCRSTAT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胶质瘤数据库GSE4290中星形细胞瘤组织BANCR mRNA的表达低于非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BANCR组细胞BANCR mRNA的表达降低。与空载体组比较,BANCR组BANCR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BANCR组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与空载体组比较,BANCR组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BANCR组细胞MMP2、MMP9、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p-ME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增加。与空载体组比较,BANCR组细胞MMP2、MMP9、p-MEK、p-ERK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398组、si1265组细胞STAT3BANCR mRNA、STAT3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BANCR在星形细胞瘤中呈低表达,STAT3诱导的BANCR通过调控MMP2、MMP9和MAP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星形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59岁,主因"右颈部疱疹伴疼痛21 d,右肢麻木无力7 d"入院。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NMO-IgG)阳性。颈椎MRI示C2~5椎体水平髓内异常信号。脑脊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定性PCR法阴性,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M阴性,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G阳性。本例患者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血清NMO-IgG阳性,可能与带状疱疹病毒
神经系统遗传病种类繁多,至今大多不可治愈。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增补、外显子跳跃、增强剪接、动态突变修正、毒性表达产物清除等基因治疗策略在神经遗传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胶质瘤U87细胞替莫唑胺(TMZ)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体外常规培养U87细胞,加入0、25、50、100、200 μmol/L EPA分别作用12、24、48 h后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将U87细胞分为对照组、EPA组、TMZ组、EPA+TMZ组(EPA、TMZ的浓度分别为25、100 mol/L,EPA预处理时间为12、24或48 h,TMZ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DBS在临床上的推广,以及电刺激+电生理记录在脑功能研究方面的逐渐深入,同时向颅内多个不同靶点植入电极,让植入电极的不同触点能够接触到多个目标核团(功能区),有助于提高DBS的临床疗效,而多神经元群联合电生理记录也将获得比单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更多的有用信息。本文就目前多靶点联合DBS与电生理记录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目的探讨抑制元素-1沉默转录因子(REST)、REST辅助抑制因子(CoRES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皮层神经元轴突再生及修复的影响。方法(1)体外原代培养C57BL/6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神经元培养1 d、3 d、5 d、7 d、9 d、11 d后微小RNA-124(miR-124)的表达;(2)将培养5 d后神经元分为miR-124模拟物组、空白对照组、m
目的探讨乳突后横切口锁孔入路在颅神经疾病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神经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采用乳突后横切口锁孔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8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58例患者的病患颅神经均显露满意,术后并发面部重度麻木1例、皮下积液1例、耳部不适2例、听力减退2例,无感染、脑脊液漏者,无面瘫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胶质瘤的治疗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它的预后仍然很差,因此亟需新的胶质瘤检测和治疗方法。RNA结合蛋白(RBPs)是一类能直接与RNA结合的蛋白,它可通过与RNA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参与到RNA的剪切、聚腺苷酸化、定位、稳定性维持及翻译等过程。研究证明RBPs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有研究证明它与胶质瘤也密切
溴隐亭被广泛应用于垂体催乳素(PRL)腺瘤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但是也存在耐药、诱发出血、不良反应和复发以及疗效评判、治疗时机的选择等难题。本文就溴隐亭治疗垂体PRL腺瘤的药理机制、疗效评估、治疗时间窗、服药剂量及副作用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