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学研究(简称教研)水平,反映着该地区、该学校教育发展水平,此话有理。试想: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广大教师钟情教研,遇教都能考究一番,坚守真理,追寻规律,这个地区、这所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会很低吗?反之,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广大教师对教研冷漠无情,懒于思考,从不深究,这个地区、这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会很高吗?
教研水平,既是对教学的一种研究能力,更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对教学工作的一种态度、追求。促进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向纵深发展,必须狠抓教研,让教研成为广大教师的习惯。
建立正常的“政”“研”关系,营造教研氛围
一般而言,教研室(“研”)是教育局(“政”)的二级单位。理论上讲,这两者的关系是清晰的。但实际来看,在很多地区,这两者的关系比较模糊。
课堂教学改革,从课题提出到方案制定,从组织实施到效果评估,有的教育局全部揽在“手”中,直接“做”,“亲自”做。不是说教育局不能组织课堂教学改革,而是教育局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究竟该充当什么角色。课堂教学改革是教研部門的主业,具体实施应该是教研部门的事。“政”和“研”,恐怕有些混淆。
学校安全检查,活跃在检查现场的是一批教研员。不是说教研员不能参加学校的安全检查,教研室也有安全管理的责任,教研员可以参加。但安全管理不是教研室的主业,教研员不应该成为检查的主体。教育局不要让教研员成为纯粹的“检查员”,类如开学检查、学期中的各类非教研专项检查都安排教研员去做。“研”和“政”,恐怕有点倒置。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前提条件是摆正“政”“研”关系。
“政”“研”分开。教育局和教研室行政隶属是上下级关系,但工作职责不一样。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订本区域的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代表政府配置、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教育局属于行政部门。教研室主要是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学管理,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等。教研室属于业务部门。“行政”与“业务”虽然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开。但不要混为一谈,“政”就是“政”,“研”就是“研”。该由行政部门做的事,行政部门去做,该由业务部门做的事,业务部门去做。
“政”要借“研”。教育局在行使教育管理职能时,凡是涉及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实质的探索等专业性很强的事项,要充分借助教研力量。如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交流的基本原则、范围对象的确定”“工作的组织实施”“激励主动交流措施的安排”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教育局应认真听取、吸纳教研员的意见,然后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借助教研力量,可以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适切性。上述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教育局提出要解决“骨干教师校际间分布不均,际差较大”“部分教师在同一所中小学任教时间过长”两个问题,教研员最了解辖区教师分布情况,建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12年以上,离法定退休年龄6年及以上,且无交流经历,或无区域内两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应属交流对象”“各校要将交流对象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依序交流”。通过数据比照和预估,教研员建议划定的范围对象非常科学,能有效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这就是“政”借“研”的效果。
“研”要助“政”。教研室是教育局工作的“参谋部”,教研室要主动融入教育局的中心工作,为教育局中心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评估提供专业意见。日常教研过程中,教研室要制定一些规矩。大型活动,如大面积教学视导,大规模课题研究之后,教研室要向教育局提供书面报告,其内容不仅包括工作情况,还包括相关建议,为教育局决策提供参考。教研室每年要对区域内学校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向教育局提出改革建议。教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每学期向教育局至少提供一条意见或建议。教研室只有成为教育局工作的“参谋部”,教研工作才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凸显教研价值。
培养一支“能教研”的骨干队伍,树立教研榜样
树立榜样有利于习惯的养成。教研榜样的作用主要靠教研员发挥。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可以带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可以成就“一方”高质量的教学。
让最优秀的教师“从研”。教研员的选拔有别于其他教学岗位人员的选拔。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在具备普通教师条件的基础上,人格应该更高尚,学术应该更精湛。
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多年坚持“人格高尚,学术精湛”的用人标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选人条件:①家风良好;②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喜爱率达95%以上;③年度考核近10年优秀率达50%以上;④教学质量综合考查在学校、区域名列前茅;⑤近5年,每年都有教学改革成果发表;⑥学术影响在区域、市域排名5名以内。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拔出来的教研员,其素质自然较高。
让优秀者更优秀。优秀教师一旦成为教研员,很容易就此止步。让优秀者更优秀,是教研室管理的首要任务。
不断树“标”,让教研员感受到“山外有山”。西陵区教研室每年都要让教研员填写“标杆表”。“标杆表”主要包括:标杆是谁?标杆的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如何学习“标杆”?教研员确立的标杆,可以一年一变,也可以多年不变。不过,“变”要考核,“不变”要阐明理由。
科学管理,搭建促进更加优秀的平台。教研室内部管理,既要严,又要活。纪律上要严,工作要求上要严,工作考核要严。如学期工作考核,绝不能大体说说而已,本学期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一律以事实说话,要拿出具体的材料,如看课笔记、活动记录、讲座稿子、发表的论文来佐证。严不能束缚教研员的思维和手脚,在服从教研室工作大局的前提下,每学期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教研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研员要崇尚“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始终保持一种“求索、兼容、大气、和美”状态,不断超越,不断进取。
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教研活动品牌,推动全员教研
教研工作需要一定的活动支撑,一定的教研活动可以影响、助使教师教研习惯的养成。
当前教研活动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太少,有些地方常年不组织教研活动;二是太乱,有的教研活动组织很随意,一哄而上,质量不高。
西陵区教研室经过多年探索,固定了几项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日趋成为西陵教育的工作品牌。如每年一次的“西陵之秋——西陵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时间为每年的金秋十月,活动分为“区”“校”两个层面。学校层面,教师人人参与,每人上一节自以为水平最高的课;区级层面,分学科组织课堂教学大比武。又如每两年一次的“西陵区中小学教师学术节”,时间为第二年的五月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沙龙”“专题报告”“成果发布”“问题争鸣”“未来展望”等。活动主体为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还如每三年一次的“西陵区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这项活动由区政府主办,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暑期,主要是评选和展示优秀教改成果,畅谈培育优秀教改成果的得失,交流未来教改的规划。这几项固定的活动,老师们都很期盼。活动前不需要再发通知、做动员,广大教师会主动准备,在活动中展示、提升自己。
有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又有教研榜样的引领,还有品牌活动的支撑,久而久之,广大教师便会以教研为己任,以参加教研为荣,教学研究将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工作习惯。
(作者系宜昌市西陵区政府正科级督学、区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教研水平,既是对教学的一种研究能力,更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对教学工作的一种态度、追求。促进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向纵深发展,必须狠抓教研,让教研成为广大教师的习惯。
建立正常的“政”“研”关系,营造教研氛围
一般而言,教研室(“研”)是教育局(“政”)的二级单位。理论上讲,这两者的关系是清晰的。但实际来看,在很多地区,这两者的关系比较模糊。
课堂教学改革,从课题提出到方案制定,从组织实施到效果评估,有的教育局全部揽在“手”中,直接“做”,“亲自”做。不是说教育局不能组织课堂教学改革,而是教育局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究竟该充当什么角色。课堂教学改革是教研部門的主业,具体实施应该是教研部门的事。“政”和“研”,恐怕有些混淆。
学校安全检查,活跃在检查现场的是一批教研员。不是说教研员不能参加学校的安全检查,教研室也有安全管理的责任,教研员可以参加。但安全管理不是教研室的主业,教研员不应该成为检查的主体。教育局不要让教研员成为纯粹的“检查员”,类如开学检查、学期中的各类非教研专项检查都安排教研员去做。“研”和“政”,恐怕有点倒置。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前提条件是摆正“政”“研”关系。
“政”“研”分开。教育局和教研室行政隶属是上下级关系,但工作职责不一样。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订本区域的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代表政府配置、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教育局属于行政部门。教研室主要是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和教学管理,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等。教研室属于业务部门。“行政”与“业务”虽然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开。但不要混为一谈,“政”就是“政”,“研”就是“研”。该由行政部门做的事,行政部门去做,该由业务部门做的事,业务部门去做。
“政”要借“研”。教育局在行使教育管理职能时,凡是涉及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实质的探索等专业性很强的事项,要充分借助教研力量。如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交流的基本原则、范围对象的确定”“工作的组织实施”“激励主动交流措施的安排”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教育局应认真听取、吸纳教研员的意见,然后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借助教研力量,可以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适切性。上述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教育局提出要解决“骨干教师校际间分布不均,际差较大”“部分教师在同一所中小学任教时间过长”两个问题,教研员最了解辖区教师分布情况,建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12年以上,离法定退休年龄6年及以上,且无交流经历,或无区域内两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应属交流对象”“各校要将交流对象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依序交流”。通过数据比照和预估,教研员建议划定的范围对象非常科学,能有效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这就是“政”借“研”的效果。
“研”要助“政”。教研室是教育局工作的“参谋部”,教研室要主动融入教育局的中心工作,为教育局中心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评估提供专业意见。日常教研过程中,教研室要制定一些规矩。大型活动,如大面积教学视导,大规模课题研究之后,教研室要向教育局提供书面报告,其内容不仅包括工作情况,还包括相关建议,为教育局决策提供参考。教研室每年要对区域内学校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向教育局提出改革建议。教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每学期向教育局至少提供一条意见或建议。教研室只有成为教育局工作的“参谋部”,教研工作才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凸显教研价值。
培养一支“能教研”的骨干队伍,树立教研榜样
树立榜样有利于习惯的养成。教研榜样的作用主要靠教研员发挥。一名优秀的教研员可以带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可以成就“一方”高质量的教学。
让最优秀的教师“从研”。教研员的选拔有别于其他教学岗位人员的选拔。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在具备普通教师条件的基础上,人格应该更高尚,学术应该更精湛。
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多年坚持“人格高尚,学术精湛”的用人标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选人条件:①家风良好;②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喜爱率达95%以上;③年度考核近10年优秀率达50%以上;④教学质量综合考查在学校、区域名列前茅;⑤近5年,每年都有教学改革成果发表;⑥学术影响在区域、市域排名5名以内。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拔出来的教研员,其素质自然较高。
让优秀者更优秀。优秀教师一旦成为教研员,很容易就此止步。让优秀者更优秀,是教研室管理的首要任务。
不断树“标”,让教研员感受到“山外有山”。西陵区教研室每年都要让教研员填写“标杆表”。“标杆表”主要包括:标杆是谁?标杆的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如何学习“标杆”?教研员确立的标杆,可以一年一变,也可以多年不变。不过,“变”要考核,“不变”要阐明理由。
科学管理,搭建促进更加优秀的平台。教研室内部管理,既要严,又要活。纪律上要严,工作要求上要严,工作考核要严。如学期工作考核,绝不能大体说说而已,本学期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一律以事实说话,要拿出具体的材料,如看课笔记、活动记录、讲座稿子、发表的论文来佐证。严不能束缚教研员的思维和手脚,在服从教研室工作大局的前提下,每学期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教研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研员要崇尚“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始终保持一种“求索、兼容、大气、和美”状态,不断超越,不断进取。
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教研活动品牌,推动全员教研
教研工作需要一定的活动支撑,一定的教研活动可以影响、助使教师教研习惯的养成。
当前教研活动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太少,有些地方常年不组织教研活动;二是太乱,有的教研活动组织很随意,一哄而上,质量不高。
西陵区教研室经过多年探索,固定了几项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日趋成为西陵教育的工作品牌。如每年一次的“西陵之秋——西陵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时间为每年的金秋十月,活动分为“区”“校”两个层面。学校层面,教师人人参与,每人上一节自以为水平最高的课;区级层面,分学科组织课堂教学大比武。又如每两年一次的“西陵区中小学教师学术节”,时间为第二年的五月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沙龙”“专题报告”“成果发布”“问题争鸣”“未来展望”等。活动主体为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还如每三年一次的“西陵区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这项活动由区政府主办,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暑期,主要是评选和展示优秀教改成果,畅谈培育优秀教改成果的得失,交流未来教改的规划。这几项固定的活动,老师们都很期盼。活动前不需要再发通知、做动员,广大教师会主动准备,在活动中展示、提升自己。
有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又有教研榜样的引领,还有品牌活动的支撑,久而久之,广大教师便会以教研为己任,以参加教研为荣,教学研究将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工作习惯。
(作者系宜昌市西陵区政府正科级督学、区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