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矩张量反演法研究江苏高邮—宝应M_S4.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es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江苏、安徽、山东和浙江等省区域台网共19个宽频带数字台站的地震波形,采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确定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MS4.9级地震震中位置,再利用时间域矩张量反演法TDMT_INV获得了其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反演结果显示: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290°,倾角88°,滑动角-21°;节面Ⅱ走向21°,倾角69°,滑动角-177°,地震矩震级为MW4.95,震源深度约为7~9km.利用滑动时窗相关法提取sPn震相测定震源深度为8.95km,两者一致性较好.随后不同地壳模型和不同震中定位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试验揭示了反演结果具有稳定性.通过以下几种分析:1与利用CAP(Cut and Paste)矩张量反演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2P波初动投影;3正反演试验探求反演结果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等方法,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综合本文研究成果、震后科学考察结果(包括重力测量和地震烈度分布图)及现有的地质构造资料,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杨汊仓—桑树头断裂,节面Ⅱ为断层面,是一个右旋走滑兼有少量正断层性质的错动.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即可以缓解由于现代大工业生产过度依赖石化燃料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减少“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现阶段我国生物柴油产
以行动研究的理论为指导,对苏教版"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实践—反思—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的设计研究。
分析欧盟、北美以及中国有关船舶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法规,包括排放控制区域范围、履行MARPOL公约附则VI的时间节点和硫排放限值,指出排放控制区正趋扩大,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法规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
本文基于流-固耦合模型对研究区主要控矿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和控矿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研究区不同构造期次下形成的最大主应力、体积应变、剪切应变、岩层渗透率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升能源产品的综合利用价值,需要开发先进的加工与转化技术。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煤炭加工与转化等
分析了规范对船舶硫氧化物减排的要求。分别介绍了通过使用低硫油、废气清洗器和清洁能源来减少船舶硫氧化物排放的相关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