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成立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的前身——安徽省长江修防局,从此一代代长江人以“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为指引,承担起管理好长江安徽段的历史责任,全局从单独的维修、防护、管堤,发展到今天,负责安徽省境内长江上干堤、涵闸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防汛岁修任务,河道保护以及岸线、河口等管理,负责安徽省境内长江河道上的水行政管理;负责安徽省长江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已经从单一管理走上综合管理之路。
一、近年办公室工作回顾
近年来,办公室系统紧紧围绕全局“管理、创收、改革”三项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督促检查作用、协调综合作用,在文秘工作、信息采编、档案管理、事务服务、增收节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障了全局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一是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和会议督办工作,确保机关政务正常运行。严格执行办文办事限时制度,详细规定公文处理的流程和时间要求,按规定程序加强督促办理,对急件做到急办,加班加点确保及时发出去,对一般性会议通知、传真也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按时督促办理;对违反办文办事限时制或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追究个人责任;确保了全局文件能及时、准确、安全运转。坚持举办公文处理知识培训讲座,交流公文处理得失经验,全局公文质量逐步提高。
做好综合性会议会务工作及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的各项会务服务工作。按照局会议制度,及时整理汇总部门提交的会议议题,供领导审阅安排会议时间;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按要求整理编发会议纪要,并做好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落实,提高了会议效果。
二是加强信息宣传和网络管理,确保信息安全畅通。完善政务信息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员队伍,及时组织采集政务信息,主动向上级机关报送重要信息。同时做好采砂管理网和局域网的改版维护工作,组织系统信息员采写信息稿件,确保全局重要信息和新闻都能及时上网,畅通工作信息,依法公开行政,同时为领导了解把握工作情况服务。
加强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维护管理,确保与省防汛网连接畅通,保证汛期长江水位和防汛信息从网上及时调用,充分发挥网络在防汛中的作用。为数字长江系统和采砂监控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做好机关计算机软硬件及附属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及时解决各部门计算机出现的问题。结合计算机的日常应用情况,举办计算机专项应用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局办公自动化水平。
三是规范档案资料管理,确保档案及时升级达标。将档案工作纳入局工作任务目标管理,并作为年度考核内容列入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和档案工作制度建设,规定在全局资料订购、设备采购、购买影像材料、重大工程项目验收等业务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参加验收,票据经档案人员签字后财务部门才能报销。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档案编研成果汇编》在芜湖市第二届档案编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加强对局直长江河道管理单位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局直单位全部达档案管理省二级以上标准。
四是抓好后勤服务和公用经费管理,确保交通、通信、值班安全。加强车辆管理,驾驶员行车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努力做到安全行车无事故,配合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做到随叫随到、保守工作秘密、服从命令听指挥。做好电话传真的维护管理,保障线路的安全畅通。坚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安排节假日值班,组织房屋电路、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营造清洁卫生的办公、生活环境。
加强公用经费的控制管理,认真开展增收节支工作,加强公用经费支出的统计分析,从中查找问题,采取各项节俭措施,加强漏洞堵塞,确保经费开支合理,坚持勤俭办公,降低了办公经费的支出。
二、新时期长江河道管理事业给办公室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改革发展,把水视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按照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维系优良生态、稳定河势河床的总体要求,坚持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基本原则,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确保永续利用,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人民”,成为长江河道管理工作的科学指导。
经过大规模江堤加固建设,长江干堤面貌已焕然一新,河道管理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一批熟悉工程建设管理的干部得到培养锻练,技术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资格有了显著提高,水土资源营林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单位初步实现良性循环。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事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安徽省长江河道防洪工程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依法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长江干堤经加固建设后,新建工程未经大水考验;基建工程完工后遗留有不少问题;部分工程运行年久老化;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水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河势变化处于新一轮调整平衡之中,长江河道崩岸时有发生;沿江涉河工程建设,因种种原因,人为制造出新的防洪安全隐患。二是经费保障不足,岁修经费不能满足管理需要;管理单位自身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新技术的应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才队伍建设与快速发展的事业不相适应;内部规范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监督管理制度不到位;创收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水争地、经济发展与水争地的现象越来越多;长江岸线资源无序占用、未批先建,违章建设时有发生;涉河工程管理存在重许可审批轻后续管理等现象;河费依法征收工作困难重重;河道采砂乱采滥挖依然严重,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采砂经费保障不足、采砂管理问责制尚未得到落实,采砂能力建设滞后,给采砂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长江河道管理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办公室工作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加以改进,不断创新,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服务,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办公室的自身建设,同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譬如,在日常工作中往往疲于被动,不能主动地研究中心工作的需要,及时有效地主动服务;工作效率不太高,有时候还存在拖泥带水现象;知识结构亟待充实、调整,在参与政务当好参谋上还有相当大的空白;工作中满足于既定的、程式化的工作方式,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服务创新能力等等。 三、围绕长江治理工作中心,强化管理服务意识,扎实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工作将以“加快发展,实现一流工程、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为主线,以工程管理和经营创收为重点,强力推进工程管理规范化、工程面貌景观化、管理技术自动化、管理设施园林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社会、依法管理、统筹管理、应急管理和廉洁管理能力,全力构建“安全长江、活力长江、效益长江”,努力实现管理水平全省一流、全国上游的目标,初步实现长江河道管理现代化。
今后一个时期,办公室将围绕中心和大局,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打造一支合格的办公室工作团队,为长江河道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紧紧围绕全局的中心工作和领导科学决策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调研工作,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紧紧把握长江河道管理事业发展的大局,超前思考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局性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到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抓住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和带倾向性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不断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信息质量。增强信息意识,疏通信息渠道,充实信息员队伍,健全信息网络,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送信息的原则,既报喜又报忧,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进一步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结合我省长江水文化建设,通过正面宣传树立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为长江河道管理事业的发展打造优良的舆论环境。
三是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保证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协调工作要采取谦虚态度和商量办事的方式,既要善于按职责分工分解任务,又要善于机动处理分工不很明确的问题。督促检查以抓工作落实、增强时效性为重点,做到有批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报,使各项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加强办公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章制度是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办公室公文处理工作、机要保密工作、信访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更加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办公室人力、物力、财力的最大效用,建立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同时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全局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服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
一、近年办公室工作回顾
近年来,办公室系统紧紧围绕全局“管理、创收、改革”三项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督促检查作用、协调综合作用,在文秘工作、信息采编、档案管理、事务服务、增收节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障了全局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一是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和会议督办工作,确保机关政务正常运行。严格执行办文办事限时制度,详细规定公文处理的流程和时间要求,按规定程序加强督促办理,对急件做到急办,加班加点确保及时发出去,对一般性会议通知、传真也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按时督促办理;对违反办文办事限时制或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追究个人责任;确保了全局文件能及时、准确、安全运转。坚持举办公文处理知识培训讲座,交流公文处理得失经验,全局公文质量逐步提高。
做好综合性会议会务工作及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的各项会务服务工作。按照局会议制度,及时整理汇总部门提交的会议议题,供领导审阅安排会议时间;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按要求整理编发会议纪要,并做好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落实,提高了会议效果。
二是加强信息宣传和网络管理,确保信息安全畅通。完善政务信息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员队伍,及时组织采集政务信息,主动向上级机关报送重要信息。同时做好采砂管理网和局域网的改版维护工作,组织系统信息员采写信息稿件,确保全局重要信息和新闻都能及时上网,畅通工作信息,依法公开行政,同时为领导了解把握工作情况服务。
加强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维护管理,确保与省防汛网连接畅通,保证汛期长江水位和防汛信息从网上及时调用,充分发挥网络在防汛中的作用。为数字长江系统和采砂监控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做好机关计算机软硬件及附属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及时解决各部门计算机出现的问题。结合计算机的日常应用情况,举办计算机专项应用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局办公自动化水平。
三是规范档案资料管理,确保档案及时升级达标。将档案工作纳入局工作任务目标管理,并作为年度考核内容列入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和档案工作制度建设,规定在全局资料订购、设备采购、购买影像材料、重大工程项目验收等业务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参加验收,票据经档案人员签字后财务部门才能报销。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档案编研成果汇编》在芜湖市第二届档案编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加强对局直长江河道管理单位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局直单位全部达档案管理省二级以上标准。
四是抓好后勤服务和公用经费管理,确保交通、通信、值班安全。加强车辆管理,驾驶员行车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努力做到安全行车无事故,配合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做到随叫随到、保守工作秘密、服从命令听指挥。做好电话传真的维护管理,保障线路的安全畅通。坚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安排节假日值班,组织房屋电路、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营造清洁卫生的办公、生活环境。
加强公用经费的控制管理,认真开展增收节支工作,加强公用经费支出的统计分析,从中查找问题,采取各项节俭措施,加强漏洞堵塞,确保经费开支合理,坚持勤俭办公,降低了办公经费的支出。
二、新时期长江河道管理事业给办公室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改革发展,把水视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按照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维系优良生态、稳定河势河床的总体要求,坚持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基本原则,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确保永续利用,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人民”,成为长江河道管理工作的科学指导。
经过大规模江堤加固建设,长江干堤面貌已焕然一新,河道管理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一批熟悉工程建设管理的干部得到培养锻练,技术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资格有了显著提高,水土资源营林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单位初步实现良性循环。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事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安徽省长江河道防洪工程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依法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长江干堤经加固建设后,新建工程未经大水考验;基建工程完工后遗留有不少问题;部分工程运行年久老化;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水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河势变化处于新一轮调整平衡之中,长江河道崩岸时有发生;沿江涉河工程建设,因种种原因,人为制造出新的防洪安全隐患。二是经费保障不足,岁修经费不能满足管理需要;管理单位自身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新技术的应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才队伍建设与快速发展的事业不相适应;内部规范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监督管理制度不到位;创收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水争地、经济发展与水争地的现象越来越多;长江岸线资源无序占用、未批先建,违章建设时有发生;涉河工程管理存在重许可审批轻后续管理等现象;河费依法征收工作困难重重;河道采砂乱采滥挖依然严重,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采砂经费保障不足、采砂管理问责制尚未得到落实,采砂能力建设滞后,给采砂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长江河道管理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办公室工作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加以改进,不断创新,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服务,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办公室的自身建设,同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譬如,在日常工作中往往疲于被动,不能主动地研究中心工作的需要,及时有效地主动服务;工作效率不太高,有时候还存在拖泥带水现象;知识结构亟待充实、调整,在参与政务当好参谋上还有相当大的空白;工作中满足于既定的、程式化的工作方式,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服务创新能力等等。 三、围绕长江治理工作中心,强化管理服务意识,扎实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工作将以“加快发展,实现一流工程、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为主线,以工程管理和经营创收为重点,强力推进工程管理规范化、工程面貌景观化、管理技术自动化、管理设施园林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社会、依法管理、统筹管理、应急管理和廉洁管理能力,全力构建“安全长江、活力长江、效益长江”,努力实现管理水平全省一流、全国上游的目标,初步实现长江河道管理现代化。
今后一个时期,办公室将围绕中心和大局,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打造一支合格的办公室工作团队,为长江河道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紧紧围绕全局的中心工作和领导科学决策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调研工作,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紧紧把握长江河道管理事业发展的大局,超前思考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全局性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到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抓住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和带倾向性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不断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信息质量。增强信息意识,疏通信息渠道,充实信息员队伍,健全信息网络,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送信息的原则,既报喜又报忧,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进一步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结合我省长江水文化建设,通过正面宣传树立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为长江河道管理事业的发展打造优良的舆论环境。
三是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保证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协调工作要采取谦虚态度和商量办事的方式,既要善于按职责分工分解任务,又要善于机动处理分工不很明确的问题。督促检查以抓工作落实、增强时效性为重点,做到有批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报,使各项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加强办公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章制度是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办公室公文处理工作、机要保密工作、信访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更加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办公室人力、物力、财力的最大效用,建立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同时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全局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服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