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一八事变始,中国进入长达14年的抗战时期,抗御外侮、 救亡图存成为民国以来最大的现代性追求.民国人文地理摄影也在此风雨仓皇之际迅速崛起,庄学本、孙明经通过西部边地人文地理图像,以丰满的边地民族人物形象、丰沛的地理山川物质景观和西部人民坚韧的生存、信仰图景,传达了培育新民族、新国民的国族构想,在救亡话语下,建构起了“国破山河在”的民族主义视觉想象.从媒介史角度,以庄学本、孙明经的人文地理摄影为例,剖析抗战时期摄影图像与救亡话语的动态关系,分析图像文本与民族主义互构,梳理中国视觉民族主义之缘起和流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