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新的理念和精神对政治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直接影响其素质的提高和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试从教师所处现实环境的多个角度对导致教师角色认知矛盾的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师 角色 冲突 因素
作者简介:孙锦锦,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卢建华,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235-02
一、角色与角色冲突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某种身份,处于某种位置,承担某种责任,从而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去行事。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C·H·库利和G·H·米德最先使用了“角色”的概念,并得到广泛使用。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当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责任或者行为规范去行动的时候,他就扮演着某种角色。
人们在角色扮演时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角色间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提出的期望而产生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个角色报有矛盾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冲突。 本文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冲突为角色内冲突。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与角色冲突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是指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在校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的专业人员。
在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教育者角色的顺利扮演至关重要。现代教师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在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就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力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和鼓舞。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个体的特点与教学过程的多元化,决定了处于一定社会的教师需要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首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扮演好这一传统教师角色。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注意促进者身份,树立服务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再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教学方法的开拓者。最后,还需要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的领航者。同一角色的不同要求会引起角色冲突,而且由于课程性质的规定性,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相较从内心上有着更为巨大的冲突。这些都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产生困惑。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认知困惑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目标的理想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应该是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内化为高中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促进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内容的转化总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首先接受知识性的规范,然后再逐步养成遵守这些规范的习惯。所以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是必要和必需的。依据现行的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总的教育目标为: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宏大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乏现代人文气息。为实现这一目标,政治教师需要成为强力的政治宣传者。作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的灌输者的教师不得不忽略了一个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应当是说服。
(二)新教材的使用
“直接以政治形态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一旦被看穿,很容易导致无法挽回的对意识形态的不信任。”政治教材的编写者是明白這一点的。所以,改革开放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历经数次整体修改和完善。首套高中思想政治统一教材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所使用的,政治教材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比,九十年代使用的第二套统一教材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与之前强烈政治功能的老教材相较,强化了经济功能。现行新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追求理论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考虑高中生的长远和未来发展,如“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公民的政治生活”“透视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要求”等主题,都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更加接近现实生活。这对教材的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标,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并围绕考试来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一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为对象的科学。但是处于应试教育的现实下,高考仍然是高中生学校学习的最大动力,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成绩却是评价中学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家长对教师要求是获得高的分数,帮助孩子考上理想学校。学校也千方百计地追求升学率,以获得更好的竞争力拥有好的生源。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最终参与者和实践者,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教学行为,只有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到实效。但是现实却是在学生考试学校考核的压力之下,新教材,老教法,成为不少思想政治教师无奈却自觉的选择。 (四)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正面效应,是人们更新了观念,增强了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提高了信用意识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人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更加上一些领导干部唯利是图权钱交易失去党性,造成广大群众心理失衡。不可避免的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思想政治课已经过时,搞不搞思想政治教育没关系,整个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评价也日益地下。二是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都不可能只带一个班级,超强的工作负荷和劳动付出与他们的物质报酬并不相符,也使得政治教师内心产生冲突。
(五)思想政治课现实地位
应试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与其在高考中所占据的分量是同向的。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属于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经过几轮的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可以说思想政治課的地位在整个高中整体是在下降,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在江苏省内,目前绝大部分学校为思想政治课安排的教学时间为每周两课时,与语数外等其他课程相差较大。在同事眼中,思想政治教师是华而不实的“政党传话筒”在学生眼中,政治课教育者是名符其实的“副科”教师,甚至希望老师能照顾主课学习时间。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神圣庄重与现实情况相较,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冲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急剧变化的学校内外环境因素,也有教师自身的内部因素。因此,解决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冲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熊艳.关于教师角色冲突的思考——作为教学者的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2]王俊明.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综述.教师教育研究.2005 (3).
[3]董睿.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适应研究——基于重庆市D中学的考察.重庆师范大学.2012.
[4]余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5]巫阳朔.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2.
[6]董刚.高中应试教育对高校实践教学的负面影响.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师 角色 冲突 因素
作者简介:孙锦锦,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卢建华,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235-02
一、角色与角色冲突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某种身份,处于某种位置,承担某种责任,从而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去行事。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C·H·库利和G·H·米德最先使用了“角色”的概念,并得到广泛使用。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当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责任或者行为规范去行动的时候,他就扮演着某种角色。
人们在角色扮演时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角色间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提出的期望而产生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个角色报有矛盾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冲突。 本文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冲突为角色内冲突。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与角色冲突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是指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在校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的专业人员。
在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教育者角色的顺利扮演至关重要。现代教师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在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就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力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和鼓舞。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个体的特点与教学过程的多元化,决定了处于一定社会的教师需要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首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扮演好这一传统教师角色。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注意促进者身份,树立服务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再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教学方法的开拓者。最后,还需要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的领航者。同一角色的不同要求会引起角色冲突,而且由于课程性质的规定性,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相较从内心上有着更为巨大的冲突。这些都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产生困惑。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认知困惑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目标的理想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应该是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内化为高中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促进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内容的转化总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首先接受知识性的规范,然后再逐步养成遵守这些规范的习惯。所以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是必要和必需的。依据现行的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总的教育目标为: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宏大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乏现代人文气息。为实现这一目标,政治教师需要成为强力的政治宣传者。作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的灌输者的教师不得不忽略了一个事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应当是说服。
(二)新教材的使用
“直接以政治形态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一旦被看穿,很容易导致无法挽回的对意识形态的不信任。”政治教材的编写者是明白這一点的。所以,改革开放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历经数次整体修改和完善。首套高中思想政治统一教材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所使用的,政治教材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比,九十年代使用的第二套统一教材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与之前强烈政治功能的老教材相较,强化了经济功能。现行新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追求理论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考虑高中生的长远和未来发展,如“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公民的政治生活”“透视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要求”等主题,都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更加接近现实生活。这对教材的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标,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并围绕考试来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一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为对象的科学。但是处于应试教育的现实下,高考仍然是高中生学校学习的最大动力,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成绩却是评价中学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家长对教师要求是获得高的分数,帮助孩子考上理想学校。学校也千方百计地追求升学率,以获得更好的竞争力拥有好的生源。教师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最终参与者和实践者,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教学行为,只有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到实效。但是现实却是在学生考试学校考核的压力之下,新教材,老教法,成为不少思想政治教师无奈却自觉的选择。 (四)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正面效应,是人们更新了观念,增强了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提高了信用意识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人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更加上一些领导干部唯利是图权钱交易失去党性,造成广大群众心理失衡。不可避免的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思想政治课已经过时,搞不搞思想政治教育没关系,整个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评价也日益地下。二是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都不可能只带一个班级,超强的工作负荷和劳动付出与他们的物质报酬并不相符,也使得政治教师内心产生冲突。
(五)思想政治课现实地位
应试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与其在高考中所占据的分量是同向的。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属于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经过几轮的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可以说思想政治課的地位在整个高中整体是在下降,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在江苏省内,目前绝大部分学校为思想政治课安排的教学时间为每周两课时,与语数外等其他课程相差较大。在同事眼中,思想政治教师是华而不实的“政党传话筒”在学生眼中,政治课教育者是名符其实的“副科”教师,甚至希望老师能照顾主课学习时间。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神圣庄重与现实情况相较,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冲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急剧变化的学校内外环境因素,也有教师自身的内部因素。因此,解决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冲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熊艳.关于教师角色冲突的思考——作为教学者的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2]王俊明.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综述.教师教育研究.2005 (3).
[3]董睿.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适应研究——基于重庆市D中学的考察.重庆师范大学.2012.
[4]余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5]巫阳朔.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2.
[6]董刚.高中应试教育对高校实践教学的负面影响.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