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报纸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 年份:
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各种观点崛起纷争。象形符号与文明的直接关系似乎一直在学术界的关注之外。$$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寻找依据$$由于“文明”的概念在现有规定中是指文字诞......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3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是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本意的,那么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解就应该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互相一致、没有矛盾的。但近年来关于实践唯物主...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1
在当今中西文化比较和融合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具有怎样的地位,中外学者似乎很少考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西方文化的精华已经与中国文化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4
超越与陷落──遥观现代西方哲学走向刘潼福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他们都标榜自己的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在我们的许多传统观点看来,现代西......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1
在本体论上,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深厚的根基。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到18世纪莱布尼茨的“单子”、狄德罗的“元素”和19世纪唯心辩证法...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7
起点问题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哲学本体论主要有两个视角:最初是从时间先后的生存视角追溯起点,这一视角,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早期依靠猜测的模糊本体逐渐被科学精准的研究成果所取......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近代西方精神的精华,在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获得胜利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东西哲学结合的道路。但是从逻辑上说,这两种哲学的结合基点是什么呢?过去我们较多地注重这种结合的具体形式和效用,在哲学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理性的自觉。......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17
一问:什么是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共同起点?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虽然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西、马三种哲学各有自己不同的领域,但作为指导实践的时...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求索 年份:1991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没有正确的理想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长期以来为培养青年一代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一直重视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这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种逆反现象: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不是越来越容易,而是......
[会议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 年份:1989
一百年前,被恩格斯称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关系,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巨大变革面前,其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着深层的变革。正...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7
唯物主义的信仰滑坡在哲学上根源于物质本体论的基础缺失。因马克思的哲学是"物质本体"还是"实践本体"的争论长期没有结果,缺失的基础难以弥补。马克思以此岸性的革命实践取...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法学 年份:1981
【正】 对盗窃案的定罪量刑,刑法第15l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152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2
本文认为,要改造旧唯物主义在本体论观念上的形而上学,使之成为辩证法赖以建立的逻辑基础,必须引入矛盾分析,把本体概念的认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高度。例如把物质和运动的矛...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9
1999年4月26日,上海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文汇报》理论部和《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上海地区部分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座谈会,就当前经济体制转换和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历史时期,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如何社会化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市委宣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9
哲学要解决现实的难题,首先要解决自身的难题。当人们的理性还难于充分阐明“中国式”的现实道路时,哲学对自身“中国式”道路的探索便成为必要。这或许正是传统哲学的一条出路,因为今日世界,由研究对象过渡到研究自身往往标志着一门学科开始向新的阶段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4
哲学与社会精神刘潼福“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哲学与时代的一种关系,同时也给了哲学一种神圣的自豪。然而,当沉浸在这种自豪中的精华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哲学低下的地位与缺失的价值时,神圣的自豪陷人了世俗的困惑。如果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9
由中国认识论研究会、陕西师大、四川省社科院等11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社会认识论”讨论会,四月中旬在四川乐山市召开。“社会认识论”作为一项课题,在国内还是近年来刚开始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陕西师大副教授欧阳康率先在这方面作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不少......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刘潼福,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撰写的关于“实事求是”问题的研讨文章后,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大家感到,要真正学好用好哲学,就需要改变现存哲学理论和当前具体实践之间严重脱离的现象,而在“实事求是”的问题上就集中暴露了这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