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4
《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刘秉铮白坚先生的《夏完淳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版),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好书。象《笺校》(为简略行文,下同。)这样集普及与提高为一身的古籍......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清顺治二年(1645)九月十七日,是明末江南抗清志士夏允彝的殉难日。夏允彝在明末士林中,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生平著作虽丰,留下的却并不多。较为完整的《幸存录》,是他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3
一般而言,在中国历史上,书院之设,始于宋代。据吴景贤《安徽书院沿革考》,两宋期间,安徽所建书院共有16所①,而属徽州的就有:绩溪的槐溪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西畴书院,...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夏之旭是明末江南抗清义师领袖夏允彝之兄。在清兵过江后,参加了抗清义师。夏允彝殉难后,又与侄儿夏完淳一起从事秘密的抗清活动。但他的抗清事迹,却因殉难时自书的《绝命词...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8
【正】 一格言是熟语的一种,或叫“习用语”,属“特殊词汇”,这是很多辞书和研究者的一致认识。虽然在对概念内涵的具体阐述中,他们还有相当大的分歧意见,但都共同确认:格言...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正】 (一) 在传统的格言遗产中,道德修养一类的格言占有很大比重。如“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古代的土人宁愿舍弃官学而进入书院学习,是因为书院在当时,实在占有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位置——既是最高学府,又是一块重要的学术圣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书院的发展史得以证明。(-)过......
[期刊论文] 作者:刘秉铮,,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1998
《射鹰楼诗话》共二十四卷,是林昌彝竟十数年之功,刊刻于咸丰元年(1851)的一部诗话,也是他的五部诗话中,最具影响的一部诗话。这部诗话,因其记录了大量鸦片战争时期的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