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4
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中国文化中早期的幸福观念,其与鬼神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祭祀神鬼是中国先民祈福必经的进路,天命信仰与幸福获取合而为一。周人提出以德配天,开始反思祭祀...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5
京房将"有无"引入易学,他以阴阳解"无",以五行论"有"。阴阳之道作为不可见之"无",通过五行,而展现为可察可观之天象变化,从而转化为"有"。京房即以此易道沟通天人,发展了董仲...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1
现代新儒家所开启之易学可称为现代新义理派,相较于传统易学其有四个基本特点,即:新视域、新问题、新阐释、重工夫。现代新儒家以西方哲学的视角反观易学,用本体论、宇宙论、...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京房深受董仲舒天人感应观的影响,在董仲舒所开辟的思想进路上,他以易学为工具,吸收了当时的科学技术知识,极力构建其宇宙图式。就其目的而言,京房仍是以易道沟通天人,言人事...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生之谓性”是商周时期人性论的基本论断,人性实指人之本能天性,所以要“节性”“度性”;而人之生理欲求又是人之生存的必然表现,所以又需“厚生”“厚性”。儒道人性论的展开皆......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以佛证易、以易摄佛是马一浮易学思想一个主要向度。马氏以"心外无易"之心本论的方式为易佛融通构建了形上基础。他进而在修证工夫与境界上打通易与佛,将易学精神丰富充实。这......
[学位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5
汉代有两个京房。一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于《易》师事焦延寿,长于占候之术,以善言阴阳灾异而闻名于世,并亦因此而丧命,中了其师之言:“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一亦......
[学位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4
本文之目的是在考察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上世纪初叶,易学在中国当时思想界中之地位及其如何被现代新儒家所利用及发挥以应对西学之挑战,进而......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来源:国学学刊 年份:202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萃之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之著.以用典管窥已出版的一至三卷整体,可以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典来源表现出旁征博引、不囿一家的特色.其用典旨趣,以马克思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南金花,,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刘宗周为明末大儒,本文以刘宗周思想为个案,认为“如何为人”即“证人”的问题,是一条儒家思想发展的主线,儒学每次发展都可以从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上理出端倪。基此认识,本文对儒学......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南金花,,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7
京房的时代就其整体而言是在天人感应之路上而渐至谶纬流行的时代,京房作为汉之时人不可能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知识型”而建构其易学的体系,文章就京房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做出考......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黄今,,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黄 今,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摘要:《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拳定名的关系,儒家“时中”思想与中正安舒之道,道家“时变”与舍己从人的原则,以及“所......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龚红月,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年份:2016
[摘要]暨南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课已有30年的课程建设史。通过对该课程的课时设置、内容设定、教法定位等历史沿革的梳理,可以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提供一种通识教育类(而非专门史)的“暨大模式”。课程组认为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演绎出无限的中国传......
[期刊论文] 作者:史怀刚, 龚红月,,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6
暨南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课已有30年的课程建设史。通过对该课程的课时设置、内容设定、教法定位等历史沿革的梳理,可以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提供一种通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