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4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1992
一、概况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曾将地球科学的主要任务深刻而形象地概括为:资源、灾害、环境及认识地球.地幔对流的研究不仅在“认识地球”方面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而且在本质上与前三项有密切联系.例如,它为了解若干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成因等)提供物理......
[会议论文] 作者:叶正仁,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3届年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8
重力位球谐系数及板块运动速度是两种独立的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但二者同时又是地幔内横向密度差异及与之相联系的地幔流动的结果,从而,中长波重力异常与板块运动的观测提供了...
[会议论文] 作者:叶正仁,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王建,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3
基于二维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上地幔-岩石圈系统的变黏度小尺度对流. 考虑该系统的黏度随温度以指数形式变化,数值结果表明,当黏度随温度变化较剧烈时 ,由于低温高黏度,...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Bradford H.Hager,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1
全球地表热流是反映地球内部热与动力学过程的一种主要能流. 本文在三维球坐标框架下,就几个不同的粘度模型分别研究地幔内部密度异常(基于全球地震层析结果)以及板块运动激发......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叶正仁,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5
利用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地幔对流对于大尺度岩石圈内部应力场形成的作用.地幔物质内部的密度横向非均匀及表面板块运动引起地幔流动,并在岩石圈底部产生一个应力场.该应力场...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王建,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4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与岩石圈运动进行动力学模拟. 以一个黏性薄板(牛顿黏滞、非牛顿黏滞)比拟中国大陆岩石圈,通过解力平衡方程得到中国大陆地壳相对于欧亚...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新武,叶正仁,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1996
本文运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在粘弹性介质中的剪切产热不稳定性的详细动力学过程,并结合实际俯冲板块情况,分析了深源地震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由于粘滞损耗产热而形成的剪切产热......
[会议论文] 作者:王建,叶正仁,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年份:2004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地震层析技术及结果分辨率的提高,使得地幔对流模型更为可靠,从而应用地幔对流模型解释岩石圈应力产生及分布成为可能.本文目的就在于探讨地幔对流因素对岩...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朱日祥,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6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的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滕春凯,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5
板块运动是地幔对流的主要证据之一,同时,作为地球动力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部分,板块自身的存在和运动对地幔内部物质的流形态有巨大影响,地幔内部的流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内部非......
[期刊论文] 作者:安镇文,叶正仁,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7
根据自组织临界现象理论,研究了海城、唐山等7个大地震前、后中小地震的活动特征,计算了不同孕震时期地震活动的功率谱特征。初步结果表明描述地震活动的谱幂律指数β值在大震发......
[期刊论文] 作者:安镇文,叶正仁,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
根据多重仿射性概念研究了某些动力系统以及地震孕育系统时间序列的标度行为。初步结果得到某些动力系统的结构函数.随着时间序列窗口的增长,吸引子显示出较为稳定的结构,而孕震系统长时间过程表现为较为稳定,曲线较为光滑;临震前结构函数值有明显下降趋势,例如,海城与......
[期刊论文] 作者:安镇文,叶正仁,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7
结合国内外资料,介绍了近年来火山震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预测火山活动的某些综合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滕春凯,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1
本文运用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在粘弹性介质(Maxwell体)中剪切产热不稳定性的发生条件,并讨论其对于深源地震发生机理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板块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由粘滞损耗产...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安镇文, 来源:中国科学D辑 年份:2004
利用一个相对简单的等粘度模型,探讨了板块运动的热效应及其对于观测热流的形成与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运动的板块确实对地幔内部的温度场有实质性影响,观测到的大洋中脊处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安镇文,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年份:1999
Heat flow in the Earth, from its hot interior to its relatively cool exterior, is the primary energy flow responsible for the dynamic nature of our planet. The...
[期刊论文] 作者:叶正仁rrrrrrrrrn,安镇文,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年份:1999
Heat flow in the Earth, from its hot interior to its relatively cool exterior, is the primary energy flow responsible for the dynamic nature of our planet. The...
[期刊论文] 作者:洪明德,叶正仁,姚振兴,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6
本文根据二个阿留申群岛核爆炸事件在中国大陆地震台站的记录,运用广义射线方法,测定了其相应的t~*值,为了解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衰减与介质特性提供一重要参数。并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