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25秒,为你在为你在23,761,00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敏,, 来源:俄罗斯文艺 年份:2007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建立了其史诗叙事的传统,但20世纪的历史巨变及战争事件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心理,并诉诸于文学叙事,导致史诗传统的变异。其表现为:一、历史确定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2012
阴阳是艺术辩证法的古老母题,是自然宇宙与人类世代相承的基因,依附或浸染于艺术辩证法形式结构之中。艺术辩证法原理具有普遍性,但在具体作品里,在独特的艺术创造过程中,其...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2
一、诗的特异感觉意象的源流及其内在根据现代诗学中十分重视意象的感觉性。诗中联觉意象的叠起,显示了诗人眼、耳、鼻、唇、舌、身等感觉器官的横向联合和融会贯通的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炉中煤》的韵律及喻义的限定性□姜耕玉人们一般认为郭沫若的《女神》,以“独创的自由诗体”而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石”。然而,《女神》中的《炉中煤》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却......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0
艺术是什么?是难以言说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着眼于艺术构成形态的特征,从中国古代艺术评点与鉴赏中发掘“趣”之精要,试图证明艺术本质与艺术表象之间存有一个不可忽略甚至被......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艺术依赖于人们直观把握的能力,而这种直观把握的能力,凝聚着哲学智慧。中国直观感悟的辩证方式,属于经验思维,以其个性化的性质及自我满足,而具备特有的哲学内涵。它不仅仅...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开始前,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此后由于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红军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这是一个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舞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老庄的"道"与儒家的"和",其对立统一的思想,都显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西古代哲学强调的"一",即是"同一"的特有整体的代码。中国艺术创构在对独特性的追求中,着眼于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4
本文尝试对百年来新诗尚未解决的语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诗要回到语言本体的论点。诗的语言魅力,首先表现在诗人对汉语的精到把握与独特创造,而一切内心意识、先知先觉以及意...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谐中有庄,诞中有庄,美藏于丑,都是在审丑及其奇突的喜剧效果中展示真、善、美的本质.而审丑引起的笑与快感,又反映了喜剧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所谓寓教于乐,是以艺术的娱乐...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9
艺术辩证法是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它切入艺术构成的本质,是关于联系的艺术思维方法,是优化的艺术结构形式,是直觉智慧创造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理论体系。艺术创造中每一种“关联”......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探寻台湾现代派诗歌的创作历程及其发展轨迹,可发现其代表性诗人的经典文本的主要特征,都包涵着关于新诗的现代性与汉语性、先锋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重要理论内核。...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0
中国画"丑石"的出现,标志了"以丑为美"的美学观点的形成。从北宋苏轼《枯木怪石图》到清代郑板桥、刘熙载在理论上的阐释,都要早于法国罗丹的雕塑《老妓》及论述。中国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艺术作为认识真理的经验形式,作为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与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等相比,是处于最低的层面;而艺术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的形象世界,又包含有更高目的的精神指向...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1
中国艺术创造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美学渊源与实践的智性的特点。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单是提出了艺术创构的美学原则,而且也是对这一艺术创构的最大可能性的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2
艺术的独创性 ,首先表现为新鲜感 .生与熟的辩证艺术效应 ,建立在二者统一的基点上 .艺术创造必须熟中求新 ,生中求熟...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趣,不单单是艺术构成中的审美形态,同时又是艺术生命的元素。如果说严羽的"兴趣"说还侧重于诗的意境中所体现的形上的审美趣味,这与神韵、灵境相融通,不能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
[期刊论文] 作者:玉,,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3
一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时,曾提到情节描写的“草蛇灰线法”、“横云断山法”、“正犯法”、“略犯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倘若金氏再能看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