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5
国际地层委员会末元古系分会1989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各国地层古生物学家近十五年的努力,国际末前寒武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全球末元古系的正式名称--埃迪卡拉系(...
[会议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南华系是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审议通过,介于震旦(埃迪卡拉)系和青白口系之间的一个系级年代地层单位。依据目前在华南和新疆所获得的新元古界南华系综合地层学资料,南华......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2002
建立和完善全球年代地层系统是地层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研究课题。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典型地层剖面的立典研究”对我国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5
湖北省鹤峰白果坪剖面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底部黑色燧石的岩石薄片中,发现有丰富的保存完好的微化石,包括球形藻、刺球藻、丝状藻类及一些分类不明的微化石。经初步研究计有6属9种类......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2
从贵州清镇阿坝寨震旦系一寒武系界线剖面,寒武系底界附近的燧石岩石薄片中,发现的一种保存很好的藻类化石——一种内部具浓密胶状物质的多细胞球形群体化石。它不同于以往在...
[会议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 年份:2004
科技成果简介:本项目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对我国峡东地区震旦系典型剖面进行了以生物地层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重点研究了各剖面的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划分与对比,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0
近十年来,在我国南方震旦系陡山沱组先后发现大量生物化石,包括海绵骨针、藻类化石及疑源类等。本文报道了最近在陡山沱组发现的带刺微化石,其数量可观,刺的形态复杂多样。这...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1996
庙河地区晨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微化石,前人普有过报道。但是,所报告的微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纱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olatumL.Yin为主(样品号:Hm80-14-2,YinLeiming,1985)。1992年作者 土产......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1
首次报道贵州瓮安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发现大型具刺疑源类Papillomembrana compta.对震旦纪陡山沱期已发现的特色硅化或磷酸盐矿化大型具刺疑源类组合及国内外地层对比进...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6
"瓮安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下达的基础研究工作项目,针对近年来我国早期生命研究的热点之一"瓮安生物群"进行多学科深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9
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独特的时期,期间经历了古大陆聚合离散、古气候变迁及重大生命演化事件。长期以来,国内外地质界一直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该时期全球性地层......
[会议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震旦(埃迪卡拉)纪(635-541 Ma)沉积地层中含有丰富多样的大型具复杂纹饰的微化石,通常被称为大型具纹饰埃迪卡拉纪微化石(Large ornamented Ediacaran microfossils).它们出...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6
“瓮安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下达的基础研究工作项目,针对近年来我国早期生命研究的热点之一“瓮安生物群”进行多学科深入研究。项目执行期为200...
[会议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大型具刺疑源类Trachyhystrichosphaera vidalii Knoll 1984 最早发现于北欧Svalbard 群岛Nordaustlandet 地区上里菲Hunnberg 组,模式标本出自碳酸岩燧石结核的岩石薄片...
[会议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九届一次学术会议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年份:1990
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的研究工作,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在利用岩石切片方法研究前寒武纪的黑色燧石中的微体化石,在深度和广度方...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年份:1985
一、前言安徽省淮南、寿县、凤阳及定远一带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完好,构造简单,化石丰富。该区地处中朝准地台的东南缘,是研究我国上前寒武系和解决我国南、北方上前寒武...
[期刊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8
在动物学中,通常把动物个体发育中从受精卵到孵化的这一阶段称为胚胎.现代胚胎学系研究生物胚胎的学科.而化石胚胎学在以往的古生物学研究中尚未被重视,其原因在于除脊椎动物...
[会议论文] 作者:尹崇玉,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无脊椎动物学分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17
大型球状化石Tianzhushania最早发现在湖北长阳天柱山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模式种为T.spinosa(尹磊明和李再平,1978).1988年,尹崇玉等对模式种特征重新厘定,并依据外壁...
[期刊论文] 作者:刘鹏举, 尹崇玉,,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6
贵州瓮安磷矿陡山沱组磷质岩中含有丰富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化石常为一些微型隧道所贯穿,这些微型隧道有生物成因和非生物成因解释。通过详细观察,发现隧道的末端常见一个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