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8
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了信息和知识的关系,认为能受控的有用信息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析解了知识的意义与结构,进而论证了如何把对第四类知识的发现和运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档案学通讯 年份:2012
本文从后现代哲学思想与方法的根本特征着手,对档案属性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德里达和福柯的主要观点、方法作了分析性介绍,并对后现代视域下的新型文档关系作了尝试性解读,...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本文从档案学理论的最基本问题既档案概念着手,对文件、档案的本质与内涵进行了新角度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文件和档案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并对其进行理论界定,以期为档案学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本文讨论了20世纪美国重要诗人约翰.贝里曼的诗歌艺术。贝里曼的诗歌发现了现实与诗艺的双重异质性,并在其代表性作品中进行了有效呈现。在具体的诗写层面,其异质性主要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9
论文基于哈贝马斯的交互理论对后现代主义部分思想的超越与反拨,揭示了档案学在当今语境下的可能形态,进而提出了交互式档案管理的新图式,并对文档的交互生成、交互控制、交...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审美与资本的媾和是后工业社会发展演变的自然路径,是后现代困境内在矛盾的必然体现。文化创意时代的审美资本应该致力于社会整体以充满审美想像力和审美需求的形态来推动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07
本文从叙事作为当代诗写策略的无效性入手,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作者与自我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对表现世界的远离及其身后景象进行了扫描,进而提出一种呈现诗学,并对"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曹禺在话剧《雷雨》中对宇宙和人生命运的“不可理解”之“残忍”性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诠释,这充分体现在《雷雨》在群体关系、权力意志与宇宙权力意志对人生的双重影响、生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0
自20世纪末以来,“网络诗歌”的存在事实业已形成,并对社会文化和诗歌写作本身产生了综合而广泛的影响。但“网络诗歌”文本又有着浮躁化、矫情化、随意化、虚脱化、平俗化等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20
W.S.默温的创作不但具有跨文化和生态学的显性价值,更在诗歌本质的内在层面有着现代诗学的开拓意义.默温在多个维度上对传统超现实主义形成了难能可贵的诗学突破,他以还原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6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了信息和知识的关系,给出了知识的全新定义,在此基础上析解了知识的意义与结构,并进而把对第四类知识的发现和运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动力。本文还首......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7
美国黑山派代表诗人罗伯特·克里利通过非人格化的情感记录,非主体性的即时述说,以及开放游离的散漫风格,为20世纪美国诗歌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2009
本文旨在对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艺术进行更为深入的发现和评述,通过对其主要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对毕晓普诗歌的隐身性、透视性和沉默性进行论述,从而为准确把握毕晓普的诗写艺术、完整理解其诗歌的内在涵义提供新路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档案学通讯 年份:2003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学 ,因而必需更多地强调联系实际。但是这并非要求在理论描述中简单地重现实际 ,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然而 ,档案工作操作方法一般情况下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02
王恩汉先生在《中国档案》2001年第10期上发表的《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档案本质属性”——兼谈中国档案学的特色》(以下简称《从》)一文,从我国当前档案学界的几个热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摘 要] 曹禺在话剧《雷雨》中对宇宙和人生命运的“不可理解”之“残忍”性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诠释,这充分体现在《雷雨》在群体关系、权力意志与宇宙权力意志对人生的双重影响、生之残酷与疯癫的产生、生之残酷与救赎的困境这三方面问题的深沉叩敲上,从中可以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李雨蔚, 来源:中国农村教育 年份:2020
精神灵性与心智健全等概念在今天变得非常重要,它们有助于对当代国民性的客观分析,有助于公民对权益与义务,对索取与给予的平衡。鲁迅式的圣人在现实中国的出现条件是一个值...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甄远宁,,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林白的小说创作是一次次从虚构到呈现的过程,即通过其独特而自由的、充满自省和批判意识的自白式书写,完成了个体与世界整体的沟通,完整表达了其创作的自白意义。林白不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佩仑,吴紫婷,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20
伴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不仅仅要谋求国家硬实力得到提升,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应该不甘落后,而我们国家的电影行业就可以充分代表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