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3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浚明,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4
【正】 由于植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技术在近一、二十年间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初步经济效益和诱人的前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老一辈常规育种工作者感到,要使他们毕生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浚明,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2
六、快速繁殖 有些名贵花卉或经济价值很高的园艺植物,如果它们的天然繁殖系数很低,我们就可以通过离体培养途径对它们进行无性繁殖,即微繁。微繁的途径有四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浚明,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2
所谓“细胞工程”,在有些情况下实际并无“工程”的涵义,因此严格地讲,最好将其称为“细胞生物技术”,即为了进行植物改良而对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离体操作的技术。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浚明,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6
【正】 关于人工种子虽早有耳闻,但还是这次到美国在一家遗传公司里,才第一次见到了生物技术的这种实际产品。请看(图 1)这圆溜溜,亮晶晶,半透明,有弹性的“小鱼肝油丸”似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浚明,杨作民,
来源:遗传 年份:1991
通过将常规有性杂交,杂种幼胚愈伤组织培养,杂种试管苗无性繁殖,和杂种愈伤组织及试管苗的染色体加倍等环节相结合,由普通小麦×簇毛麦的极少数杂种幼胚在半年时间内获得...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浚明,陈光友,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6
杜仲的研究与开发李浚明,陈光友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珍贵子遗树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其中尤以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最多。然而,由于杜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期刊论文] 作者:朱登云,李浚明,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1996
在全面研究了自1993 ̄1995年发表的有关被子植物胚乳培养的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系统介绍了影响胚乳培养成败的各种因素,并分析了造成胚乳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变异的可能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朱登云,田慧琴,李浚明,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1
本实验以5~6年生杜仲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接种于补加NAA(2.0~4.0 mg/L)或BA(1.0 mg/L)+NAA(2.0~4.0 mg/L) 的MS培养基上的叶...
[期刊论文] 作者:毛炎麟,蔡体树,李浚明,,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1981
Wyss 等人和 Berger 先后报道过叠氮化钠(NaN_3)提高了金黄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和链霉素突变体的频率。Sqence 首次报道了 NaN_3在大麦上诱发6%的叶绿素缺乏突变频率(以M_1穗...
[期刊论文] 作者:蔡体树,毛炎麟,李浚明,,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2
实验结果指出,在 NaN_3(10~(-3)M,种子予浸16小时),γ-射线(15KR)和快中子(1×10~(11)N_f/cm~2)三项处理中,六棱大麦“矮秆齐”M_1穗中皆有一部分叶绿素突变不能在 M_2代,而...
[期刊论文] 作者:毛炎麟,李浚明,蔡体树,,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1
通过对1318个 M_2穗行幼苗叶绿素缺乏突变的分离频率的统计,比较了各诱变处理的突变扇形体大小和分布。结果表明,NaN_3、γ射线和快中子的平均突变扇形体大小分别为40.8%、62...
[期刊论文] 作者:蔡体树,李浚明,毛炎麟,张崇礼,,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1980
大麦是二倍体自花授粉作物,具有突变频率高、育种程序简便和突变体稳定快的优点。因此,大麦不仅作为探索诱发突变规律的典型研究材料,而且以诱变手段育成的大麦品种数在农作...
[期刊论文] 作者:毛炎麟,李浚明,蔡体树,张崇礼,,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0
本文是几年来诱变研究的总结。我们利用γ射线、快中子、热中子和叠氮化钠处理了“矮秆齐”、“早熟三号”和佚名三个品种的大麦种子,迄今已得到了8类突变(芒长、株高、穗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登云, 蒋金火, 田慧琴, 李浚明,,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01
实验中发现 ,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PEG可以显著提高杜仲胚乳愈伤组织分化频率。PEG这种促进分化的效果既与 PEG的分子量和所用的浓度有关 ,也与培养基中无机离子的强度和蔗糖...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宁,赵南明,张宏,田慧琴,李浚明,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1994
1 引言 将外源基因有效地转入植物细胞,是植物基因工程关键的技术之一。然而,迄今为止,适合于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基因转移,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有的转化方...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宁,赵南明,张宏,田慧琴,李浚明,
来源: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份:1994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plant gene engineering. However, the in vitro transformation methods established so far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期刊论文] 作者:徐玉泉, 方宣钧, 陈明, 张维, 李浚明, 林敏,,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1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该基因的特异PCR引物.采用该特异引物从苯酚降解菌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PHEA-2的总DNA中扩增到唯一一条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薛爱群,谢友菊,戴景瑞,李浚明,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自1980年Vasil等人利用珍珠粟幼胚的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物分离原生质体,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再生首例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植株以来,随着一系列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一直难以培养的水稻、玉米和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徐玉泉,张维,陈明,林敏,李浚明,方宣钧,
来源:高技术通讯 年份:2004
从我国东北某炼油厂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2.采用PCR技术从该菌总DNA中克隆到1500bp的16S rDNA片段.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HEA-2的16S rDN...
[期刊论文] 作者:徐玉泉,张维,陈明,林敏,李浚明,方宣钧,,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0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2,它能够在以苯酚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其最高苯酚降解率为394nmol/(mg·min).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