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1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J.M.Dempsey,杨曾盛,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82
多数学者认为苎麻是耗地作物,需施大量肥料,才能获得高产。按照Bally(1957)的意见,苎麻消耗土壤中大量养分,必须加以补充。把苎麻残渣留在田里,是维持正常生长所必要的。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杨曾盛,何嵩山,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2
苎麻新品种“华苎1号”是湖南芦竹青的自然杂交后代。1979年采收自然杂交种籽,1990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系比较比细叶绿增产11.28%,纤维支数2065支;省区试...
[期刊论文] 作者:杨曾盛,杨志严,,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1
为了进行苎麻群体生理的研究,1979年我们在院农场种植一块不同密度的试验地。试验地设在丘陵塝田上,前作为水稻。试验品种为阳新细叶绿。分每亩1000、1500、2000、2500蔸四种密...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志严,杨曾盛,,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4
由于开展苎麻生理、生态研究的需要,笔者于1981年以湖北省栽培面积最大的细叶绿和大叶绿两个品种为试测材料,探索用长乘宽法测定苎麻叶面积的换算系数(以下简称换算系数)。两品......
[期刊论文] 作者:杨曾盛,何嵩山,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1504”是从江西芦竹青的自然变异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全国联合区域试验中比湖南芦竹青增产11. 4%,在省区试中与湖北细叶绿产量相当。在全国区试及省区试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志严,杨曾盛, 来源:华中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4
苎麻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数量和面积的动态变化,与个体及群体的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阐明叶片的消长趋势或规律,对研究苎麻的生理、生态或实际指导生产,都有...
[期刊论文] 作者:巴刹克,杨曾盛,,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1
近年来不同学者在栽培种黄麻品种产量和其它性状遗传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现在可以使更明确的育种和选择步骤公式化了。为了更好地了解黄麻产量和其它重要遗......
[期刊论文] 作者:R.D.Iyer,何嵩山,杨曾盛,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1
从分离的群体中选择合乎需要的单株的有效程序,在任何育种计划中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在黄麻按纤维含量进行选择的地方,这个问题被扩大了。选择应当优先地在作物最适宜的收获期......
[期刊论文] 作者:章荣德,杨曾盛,,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8
目前国内对苎麻的细胞学与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还很少,对于苎麻花粉母细胞的成熟分裂还未见报道。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初步观察了苎麻花粉母细胞成熟分裂的全过程。在第一次减数分裂......
[期刊论文] 作者:杨锦莲,杨曾盛,,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88
1985~1986年就遮荫对苎麻大叶绿品种的形态、单茎和群体生长、有关生理特性及纤维广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苎麻茎的伸长,而不利于群体的生长和纤维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显跃,杨曾盛,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纤维支数是衡量苧麻纤维品质的主要指标。纤维支数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该法测定的结果虽然较为准确。但测定烦琐、效率低、费用高、样品量大。因此。如何简便地测定纤维支...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勇,杨曾盛,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供试品种“细叶绿”在1000—2500蔸/亩种植密度下,随密度增加,叶片的比叶重增加,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三季麻的生育后期都表现比较明显,高密度...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勇,杨曾盛,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研究了“细叶绿”品种的四种栽培密度的光合性状:1000蔸/亩头麻的有效分蘖时期最长,为27天,二、三麻较短,为16天左右。三季麻的叶面积均在黑杆始期出现高峰。在叶面积指数达...
[期刊论文] 作者:彭定祥,杨曾盛,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苎麻的光合速率以第5—9叶最高,18叶以下的光合速率很低。在22.5℃的条件下,光补偿点在800~1000Lx间,光饱和点在4.5万Lx左右。光合速率在晴天的日变化从5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
[期刊论文] 作者:周瑞阳,杨曾盛,何嵩山,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3
1985年以来,发现了8个光钝感全雌性(NG型)苎麻材料,若不砍秆,在荆州(30.24N每年可成花3或4次。栽后第1年,所有NG材料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年份第一花期有极少雄花。第一花期后,如不砍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杨曾盛,杨志严,曾金如,虞德文,,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79
苎麻茎叶中含钾特别多,过去许多试验的结果,证明施钾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例如台湾省的试验,各处理的干纤维产量为,无肥区51.8、无钾区138.6、钾7斤区146.1、钾15斤区162.6、钾22.5斤区1......
[期刊论文] 作者:杨曾盛,杨志严,田滇,曾金如,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65
苧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是决定选种指标和栽培技术措施的依据。1963年我们利用品种比较等试验的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品种比较试验包括大冶青麻、蒲圻大叶绿、武昌麻...
[期刊论文] 作者:杨曾盛,张传忍,万邦惠,谢传兰,, 来源:华中农学院学报 年份:1959
天門县历年棉田面积达七十万亩左右,是湖北省最大的产棉县,一向以大面积平衡增产著称全国,农民在棉花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貴經驗。解放后在党的正確领导下,該县棉花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征兰,蔡得田,金聿,杨曾盛, 来源:华中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4
苎麻是异花授粉作物,种子繁殖容易发生变异,难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地下茎分蔸繁殖法,又有速度慢、繁殖系数低的缺点。因此,研究既能保持品种纯度和优良特性,又能快速繁殖...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勇,彭定祥,杨曾盛,何嵩山,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5
“华苎2号”是从黑皮蔸的自然变异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于1993年6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其产量连续两年居第一位,为159.60kg,比对照增产25.47%。由湖北省标准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