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读书 年份:1980
抗日战争前,我在上海认识艾思奇同志。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卓有声誉的青年哲学家。当时在《读书生活》上连载的他的《大众哲学》,获得了广大的读者。我也是其中之一。虽然艾思...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3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以来,已经四十年了。为了进一步学习《讲话》,文化部举办了文艺理论学习班,要我来作一次发言。我就讲...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1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民间音乐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史,音乐在众多的艺术品种中可能是产生最早的,因为它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我...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86
【正】 有这么一种议论:“在我们国家,确实存在着用不应该要求作家的准则来要求作家,用非文学的标准来评论文学,用非作家的东西来要求作家。我们往往觉得,作家做为作家还不够...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5
中央音乐学院: 赵沨、吴祖强同志:正值第一届教师节来临之际,又逢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卅五周年庆典,谨向贵院全体教师干部、职工和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卅五年来你们为祖国造就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取得了很大成绩,对社会主义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多......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1
我对戏曲接触很少,说不出什么意见。看了一下你们通过的会议《纪要》,我觉得很好,讲得很全面。在这次会上,能够产生这么一个《纪要》,收获很大,可以按照《纪要》去做。...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58
【正】 十月革命的风暴刚刚过去,革命人民同白党匪军的战斗还在进行。一个艰苦的年头开始了。工厂停工,燃料缺乏,到处是破坏和饥荒。就在这样的时刻,列宁决定在莫斯科附近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中国电影 年份:1958
【正】 有同志在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只能说一点粗浅的感想。现实生活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活中是充满着矛盾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现象都具有矛盾着...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3
我跟华岗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但在年龄上他比我大十来岁。我和他接触较多是解放战争中在香港那一段时期。当时我在香港担任党办的《群众周刊》的编辑工作。华岗是《群众周刊》的创办人之一,我们要他写稿,记得他用林石父笔名发表了不少文章。同时他又参加中共香......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1984
【正】 江丰同志是文艺界一位老战士,是无产阶级美术家,是我国人民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在美术理论、美术教育和新兴木刻艺术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1
人们说,文艺有认识作用,审美作用以及娱乐作用。这是不错的,但这只是指文艺对于读者和观众所起的直接的作用。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文艺现象,就会发现文艺总是要受到一定阶级利益......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下) 年份:2014
诗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的春天,处处听得见鸟的叫声,翠绿的叶子映着鲜红美丽的花朵。河两岸,柳树婀娜多姿,小草探出脑袋,花儿甜甜地笑着,真不愧是杜牧笔下的“千里莺啼......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年份:2014
我们家有个“小书迷”,那就是我。我长着一张苹果脸,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机灵,聪明的光。  还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妈妈工作太忙,总是丢给我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书。开始是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了我,后来我学会了拼音,开始读上面的字。上了二年级后,我就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1
我跟鲁迅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我曾经住在北四川路底,鲁迅先生的家也在那,我知道他住的房子,但不敢失礼地去拜访他。有时在路上碰见他,他始终穿一双橡皮鞋,一身长袍。我就在后面跟着他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他有一种深深的敬意,......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3
在纪念华岗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作为他生前的战友,回忆过去,我的心情既沉重又喜悦.沉重的是,这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自己为之奋斗而胜利的新中国的监狱中,受了多年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悲惨去世;喜悦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为华岗......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6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推动我们党的工作和共产党员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发展科学和文艺的主要方法。因为发展科学和文艺必须实行百花齐...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瞭望 年份:1983
本刊记者最近访问了林默涵同志。他从将要创刊出版的《瞭望》周刊如何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谈起,谈到刊物、作者应多关心社会生活等问题。本刊征得林默...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8
为纪念建国50周年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本刊曾特为此召开了约稿座谈会。现将应约来稿陆续刊登在这个纪念专栏中,以期与读者共同回眸这50年文化艺术发展的曲折而辉煌的史迹......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3
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高校理论战线》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立足高校,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服务,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
[期刊论文] 作者:林默涵, 来源:美术 年份:1990
同志们,朋友们,我首先代表全国文联向蔡若虹同志八十寿辰、从事艺术工作六十周年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认识蔡若虹同志,是三十年代初在上海,那时他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画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