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初唐文人在休沐游赏于山庄或侍从帝后游宴时所作的酬唱应制诗歌中 ,往往以“隐逸”来颂美人物 ,赞扬这些士人能兼吏隐于一身 ,形成了可以称之为以“隐逸”为雅言的写作程式。...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9
唐代帝后经常以制举的方式征辟人材。这是一项因应常举的某些不足而实行的重要制度。为制举而颁布的诏书借助传统的隐逸话语,并灵活设置各种科目,把应举士人命名为沉沦草泽、...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本文从已有研究成果出发,具体分析了王勃时命观念中的家学渊源,进而探讨了它给王勃的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影响。王勃的时命观念,可以概括为“时不可以苟遇,命不可以终穷”。它基...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用“暮归”结束诗歌是初唐诗学的重要遗产之一。以此为起点,并充分运用隐逸生活中对“暮归”的审美体验,孟浩然超越初唐而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以完整的诗学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5
"境"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概念,其内涵源于本土词汇的固有含义,与佛教称心识活动的对象为"境",命名方式相通,但与佛教主张"境为识造"因而是虚妄不实的思想并无直接...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杜甫有一些在诗歌中自述“作诗”的作品,这源于对《诗经》中一些作品在首尾点出赋诗本意之法的学习,而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缘情体物的诗艺,并推动了杜诗中以诗歌创作活动为题...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在杜甫流离陇西以及西南时所作诸诗中,经常出现汉末著名隐士“庞公”这一意象.它在杜诗中有着颇为复杂的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杜甫在乱世流离中以隐逸自视的自我意识,是杜甫...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夏承焘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杜诗有过较为集中的研究,《杜诗札丛·儒学与文学》是其成果之一。他强调要区别对待杜诗中提到的“儒”这个词的含义,不能都抽象地理解为指儒家思...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5
古典诗文积累深厚,滋养后人则极深弘,譬如海纳山藏,取用不竭。但又因篇帙繁富,披览不便,而时历久远,悟解称难,往往使人有望洋之叹。选集笺注之事由此而兴,不仅代有其人,而且沾溉既广,为......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6
作为著名而又有着悲剧性命运的诗人,谢朓在诗中表达了相当强烈的隐逸愿望,并在出使宣城时,用诗歌为自己塑造了一个隐于郡斋的吏隐形象。他的隐逸希企及其隐逸诗作,既有他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文学史”在诞生之初确立了以抒情为结构框架的模式,强调抒发情感的个人性与独特性是“文学”的根本特征。这与“进化”的文学观念之间有着难以解决的......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5
白居易在自己的诗歌中留下了许多注释,其中一部分注释反映出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一些重要特征。一个较为明显的地方是,对一些久已通行的典语或句法,他有意识地充实以具体的情事,...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7
唐代隐逸与唐诗之间的关系是唐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学界不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仍有待更深入的探讨,尤其是需要在理论层面系统地揭示隐逸现象的实质,并且在...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06
从高宗龙朔初到玄宗开元末的近百年时间里,唐代诗学围绕实现“文体有力”这一课题,经过了从重视声病偶对到探求诗歌体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但与近体形式的确立相伴随,而且促......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保存于《文镜秘府论》中的元兢的《诗人秀句序》是初唐时期一篇重要的诗学文献。在初唐诗坛重物色、尚绮错的时代背景之下,它以铨选历代秀句的方式,通过重新诠释谢朓的诗歌遗...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9
读着余杰的文章,包括不久前出版的《说,还是不说》,我都忍不住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样的写作,在当下全面市场化(包括文学)的情景中,这种写作对当代中国而...
[期刊论文] 作者:查正贤,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