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43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1
先秦寓言中的愚人是一类引人注目的特殊人物。先秦寓言愚人形象可大致分为四类 :迂腐机械者 ,幼稚无知者 ,自以为是者 ,冒失蛮干者。愚人中宋人居多的主要原因是 :宋国不是姬...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诗经·国风》的爱情诗异彩纷呈,最显著的特色是女子比男子更主动和大胆,此现象的产生主要与西周的国情和男女个性的差异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诗经》“兴”论─—对“全不取义”的一点看法汤力伟“兴”乃《诗经》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兴”的本义是“起”,《说文》:“兴,起也,从并从同,同,同力......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曹植女性题材的作品因生活境遇不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内容单纯直观,表达风格明朗直率。后期从主观上刻意塑造女性形象,内容丰富多采,风格深沉含蓄,创作更臻成熟。...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5
比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象征是楚辞创作的一大特色。比和象征都要求喻体或象征物与被喻事物或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比一...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古文教学的特殊性,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在阅读、朗读和背诵等方面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促进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不同时期,两性结合的目的各不相同。《诗经》中的诗歌反映了西周时期人们对子嗣问题的重视,从求偶互赠礼物到采摘祭祀再到祈福赞颂无不包含子嗣意识,生儿育女是当时两性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屈原,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来歌颂,认为其生平和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爱国色彩,他的死也自然被归结为以身殉国。然而,在春秋战国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却能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8
“自名”释为“本名”质疑汤力伟汉乐府《陌上桑》有:“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焦仲卿妻》亦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此处的“自名”究竟何义?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影响巨大。他的思想既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又具有前瞻和灵活的一面。孔子本人不是死板僵化的腐儒,而是与时俱进懂得变通的识时务者。孔子的变通表现在见机...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毛百花,,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男才女貌"是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这与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时人对这一传统观念的大胆反叛,我们可以感受到魏晋女子那张扬...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黄毅,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作家的文学成就可观;男作家塑造的美女形象说明了女性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历史上的许多女性既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尹娟,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庄子笔下塑造了一系列“极大”与“极小”的事物。“大自为大 ,以小衬大”带来了壮美的审美效果 ;“小中有大 ,大处有小”彰显了庄子宏阔的宇宙意识 ;《庄子》中的“小大之辩...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陈岩,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结合语词产生的环境和具体运用情况,对“雨雪”、“窈窕”、“采采”、“愿言”、“薄言”等词语的意义作出较合理的解释。Combining with the environment of the producti...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陈岩,,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结合语词产生的环境和具体运用情况,对“雨雪”、“窈窕”、“采采”、“愿言”、“薄言”等词语的意义作出较合理的解释....
[期刊论文] 作者:汤力伟, 张溢越,,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鸨母是开设妓院的女人。这一特定的人群在冯梦龙的“三言”中虽然作为配角而存在,但却有着重要作用。“三言”中对鸨母形象的描写不仅能衬托其他人物性格,促进情节发展,而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