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88
华文文学,在世界范围的某些国家里,已成为多元文化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华文文学发展的程度而言,新加坡可称得上是繁荣的。由于作家们的积极倡导和耕耘,不论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1991
艾青,在我国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的响亮的名字,漂洋过海,国际文坛认识他,接受他,赞誉他,他与著名诗人聂鲁达、希克梅特等一起,跨进世界诗人的行列。他的贡献,他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1
马来西亚诗人吴天才从遥远的南国,赠我诗集《呐喊的土地》。我怀着先睹为快的急切心情,一鼓作气将它读完。这本经过周密精选的以江天笔名发表的诗集,它给予我的感受是多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雪花的快乐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 年份:1993
女作家苏青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坛上,曾与张爱玲一起,引起人们的种种评论和非议;事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海内外掀起了一阵阵“张爱玲热”时,苏青却依然无人问津。但如果...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时至今日,当人们在评论知名作家王鲁彦的创作时,一般都提到他的《柚子》、《黄金》或者《小小的心》,认定它们是代表作,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可能由于作者佳作甚多,难...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1988
随着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宽,审视并把握复杂文学现象的水准的提高,近几年来,对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的议论,似乎日见加多,也日趋公正。长期来,视沦陷区为无文学的“荒漠地带...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6
对作家王鲁彦的研究,近几年似乎活跃起来了,而且这种研究工作也逐步趋向深化,这是一个可喜的也是值得称道的现象。但是,由于不少论者往往把他与乡土文学拉在一起加以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4
《故都的秋》是篇笔法出众、很有特色的散文,为著名作家郁达夫所作。它写成于一九三四年八月,收在散文集《闲书》中。这篇不到两千字的短文,却把北平的秋天,它特具的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1996
赵树理的创作在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里程上,具有超前独创的成就,决非“低层次”地对农民的“艺术迁就”;他的创作方向,体现了我国现代文学审美追求的逻辑发展,因而产生了广泛的国......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在文学史上,常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的人朝思暮想做一个“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挖空心思想写一部不朽的“长留世上的文学”,结果适得其反,连人带作品如过眼云烟,瞬...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正】 抗日战争上海沦陷期间,曾经发生一件惹人注目的事件,那就是关于“鲁迅藏书出售问题”。一九四四年八月间,周作人以鲁迅亲属的名义,将鲁迅保存在京的一部分藏书,开列书...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曾活跃于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诗人。朱自清曾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把徐志摩和郭沫若并论,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5
微型小说的称谓很多,有袖珍小说、瞬间小说、掌篇小说、精短小说、一分钟小说、口袋小说、极短篇、超短篇、小小说等等,从篇幅的短长、体积的大小、阅读所需的时间等不同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4
在中国文学这块沃土里,似乎要数诗歌的历史最为悠久,它也更能吸引众多的骚人墨客吟咏性情,施展才华。一代代、一批批诗人争先恐后的竞相献技,终于创造了色彩斑斓、蔚为壮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8
...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1995
【正】世界华文文学早已形成独立的格局,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以国家、地区来划分,又可划为几大块。除中国大陆,台港地区外,要数东南亚这一片最为活跃,成绩也最突出、最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新加坡华文文学经历了复杂多变的过程,在彷徨以至迷惘中,作了种种探索与抉择。它是一个不断强化本土意识,弱化中国意识,从依附到独立,由“中国文学的分支”脱胎为新加坡国家文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一、强劲的“超越”意识中外古今的文学现象,它有形还是无形的提示人们,作品似乎与作者的性别有关,从题材的范围和显示的某些艺术风格特征,就可以判定此作品出于女性作家,抑...
[期刊论文] 作者:胡凌芝,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怎样看待《多余的话》已经成了评价、研究瞿秋白同志革命一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前不久,看到罗大成、符晓两同志撰写的《瞿秋白与河上肇——也评〈多余的话〉》一文(载《社会科学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