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蒋兴村,
来源:现代化农业 年份:1998
从1987年至今我国已经利用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了多种作物的数百个品种的种子和无性系材料,获得不少新的性状和产生大量的变异。因此,开展了农作物的诱变选种研究,已从中选出农艺性状......
[期刊论文] 作者:蒋兴村,
来源:中国航天 年份:1997
...
[期刊论文] 作者:蒋兴村,
来源:空间科学学报 年份:1996
介绍了1986年以来,我国利用空间条件开展微生物、昆虫的诱变育种工作,特别是在农作物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绩....
[期刊论文] 作者:蒋兴村,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02
空间诱变育种是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利用空间特殊环境方面所做的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自开始空间探索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空间特殊的环境条件,如微重力、辐射等对各种...
[会议论文] 作者:蒋兴村,
来源: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部分生态生保技术研讨会 年份:1993
...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国,蒋兴村,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6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江春,蒋兴村,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7
利用高空报球搭功鲁麦14号小麦干种子,在30-38km高空飘游8h回收后种植,调查了SP1,SP2,SP3代的性状表现及诱变效果。结果表明,高空诱导在SP1代上无多大效应,SP2代株高,生育期,穗长等性状均出现了较大的分离,各种变......
[期刊论文] 作者:徐建龙,蒋兴村,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1997
利用高空气球和返回式卫生搭载ZR9水稻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研究空间环境对水稻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高空气球搭载种子的发芽率明显低于对照,SP1出现株高和生育期的突变,而卫星搭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源祥, 蒋兴村,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5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性状平均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人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源祥,蒋兴村,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0
“V5025”系用迟熟早籼良种“86-70”选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遥感科学卫星,经太空诱变作用后。选择早熟突变体,定向培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偏迟类型,具有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重,丰产稳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源祥,蒋兴村,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0
利用返回式卫星塔载水稻干种子,回收返地种植,考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结果表明:SP1代的大多数性状与地面对照种差异不明显;SP2和SP3代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强烈的分离变异;SP4代的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源祥,蒋兴村,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8
为探讨空间环境对水稻诱变育种的影响,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干种子,回收返地种植,考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与变异情况。结果表明:SP1代与对照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
[期刊论文] 作者:蒋兴村,姚秀娟,,
来源:航天工业管理 年份:200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及研究日趋深入及多样化。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已从地面、海洋、大气空间进入宇宙空间。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人们......
[期刊论文] 作者:虞剑平,蒋兴村,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报道了用胭脂碱型致瘤农杆菌感染单子叶植物石蒜和金针菜的实验结果。石蒜和金针菜的花茎幼嫩部位被致瘤农杆菌A_(208)感染后,一个月内形成小瘤。纸电泳结果表明,所有瘤...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景林,蒋兴村,
来源: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2000
突变型黑曲霉(Aspergillrs niger)M001分别经紫外线(UV)、亚消基胍(NTG)、TDP辐射仪及空间微重力辐射(SC)等因素的多级循环处理,得到1株形态发生改变的变异菌株X-15。其固体培养纤维素酶的滤纸分解酶活力(FPA)为19U/g,羟甲基纤维素......
[期刊论文] 作者:蒋兴村,周泽其,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84
植物遗传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茄科的一些典型材料中,载体、受体,基因转移的成功例子。吸引着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把这种技术应用到主要经济作物的改良上,大豆基因工程...
[会议论文] 作者:蒋兴村,陈芳远,
来源: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高空气球工作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4
...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国,蒋兴村,王长城,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6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
[期刊论文] 作者:以凡,蒋兴村,林自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5
我们从1961年开始,在北京进行马铃薯品种退化的鉴定,结果指出:1.大多数品种在北京条件下连续春播都有程度不同的退化表现,一般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更为严重。但,极早熟品...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华,蒋兴村,邵启全,
来源: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年份:1989
Genetic engineering of soybean is limited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regeneration of plants via in vitro culture. Here we report that a method of obtaining so...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