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5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3
晚近诸种实践哲学或多或少都忽视了重要的实践之内在性维度。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可对此纠偏。亚氏实践哲学的内在性维度不仅体现为实践活动的内在性,而且也体现为以此为基...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9
近现代西方精神的根本焦虑是信仰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冲突:前者深信“按照神的形象造人”,试图将人类的全部价值根植于“神”;后者试图以机械唯物论重新解释和改造人类生活,其基...
[报纸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 年份:2004
今人谈论“启蒙”,一般都从康德下述申言开始:“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显然,这里“启蒙”所启的并非对“理智”之蒙蔽,而是对“有勇气运用”自己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9
布伦塔诺哲学博大精深。其主题可由“存在”、“心灵”、“价值”贯通。布氏把“内知觉明证性”原则引入“实在”的分层,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存在”的多义性推进到“实在”...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休谟、康德与布伦塔诺的伦理学分别代表了西方近世伦理学的三种基本形态:快乐主义、律令主义和完善主义。以休谟为代表的快乐主义伦理学将善的原则(快乐感受)直接作为伦理学...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比较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二位哲学巨匠的现象学观。从方法论角度看,二者有一致之处:都把现象学作为根本性方法;但更有本质区别,区别表现在哲学的旨趣——意识和存在,也表现于二人......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0
一、“道论”与“理念论”比较两个理论比较必须具备的前提是二者具有可比性。“理念论”①与“道论”②的可比性至少有三个方面 :1 二者出现的历史时段和学术氛围基本相同。...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2
西方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虽然把快乐作为第一原则,但并未令人满意地界定快乐的本性,由此也带来理论与实践中的重重困境。亚里士多德通过"意见"剥离的方法层层推进,最终得出"快...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4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之为虚无主义的判定出于其独特的存在学视域,具体而言即形而上学之“本质”与“实存”的二重性运作机制.就其“实事”而言,马克思哲学更应从实践学路向...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7
与马克思同时期的德国哲学家洛采对现代哲学影响深远。洛采发起价值哲学以应对思想、生活中的二元困境。在本体论方面,柏拉图的"理念"被改造为三重"现实性"中的"有效""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4
文艺复兴以来,"道德"对于哲人而言逐渐成了问题。虽然康德主义者及功利主义者竭尽全力为道德奠基,却仍难以阻止马克思与尼采主义者们对道德的毁灭性打击。马克思把道德与...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0
海德格尔称"主体性哲学"是现代思想之病,不过其锋芒所指主要为知识主体性与生产主体性。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及本体论出发,指明"主体"即"基体"即"第一本体"。人之为人的第一本体......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0
针对“以海解马”论者直接认同海德格尔关于“意识的内在性”为近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这个断言,以及进一步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指认为对意识内在性的瓦解这种看法,必须给予进......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面对海德格尔有关马克思哲学之为形而上学的曲解,吴晓明先生正确地指出马克思终结了形而上学。然而吴先生所依据的两个前提有失妥帖:其一,将意识的内在性作为近现代形而上学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中西哲学比较是时下学界较为流行的一种研究方式。然而新"国粹论"绕过比较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用以比较的概念范畴的具体指称意义是什么等一系列前提条件直接对西方近现代和...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9
布伦塔诺哲学博大精深。其主题可由“存在”、“心灵”、“价值”贯通。布氏把“内知觉明证性”原则引入“实在”的分层,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存在”的多义性推进到“实在”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3
"德性即知识"是广为流传的一个哲学命题。"苏格拉底"虽然提出这一命题,但并未给予前后一致的界说与论证。亚里士多德在对德性及知识详细探究与界定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德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6
就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核心范畴aretē而言,现代德性伦理学及多数研究者只继承了其品性维度而丧失了其活动面相。而在亚氏对aretē的界定中,自足而自主的活动不论在价值上还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7
完满友爱行为究竟是为朋友之故还是为自己之故?这是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中一直存有争议且影响其伦理学定性的老问题。以"利己"-"利他"主义模式分析这一问题并不合适。由亚氏"...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亿春,,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3
现代学者在对亚里士多德"明智"概念的道德定性上存在着根本分歧。这种分歧源于对亚氏伦理学性质及其明智概念的误识。亚氏伦理学是一种高贵主义德性论,它既超出自向性幸福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