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本文不同意把“意象”看成一种超历史的文学现象,动辄从《周易》、《老子》等先秦典籍追溯其根源。而要把着眼点放在其“出现的世纪”上,以揭示其本质内涵。这就是魏晋玄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5
作为我国“意境”论基础的“境”或“境界”一词,经过学者们多年潜心研究,现在可以确认,它主要来自佛教哲学。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此词已在汉译佛典中广泛使用,如北魏昙...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4
【正】 与西方文艺摹仿或再现生活的真实观不同,中国文艺是重在表现的,那么它的真实观究竟何在呢?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魏晋以前我国文艺大体遵循着"依类象形"或"应物象形"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6
【正】 对于意象,人们还习惯地把它理解为“寓情于景”、“以景托情”,甚或说成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象征”等。其实这纯粹是用一种“拟物”主义的方式来理解意象,即...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晚唐诗人李商隐其诗以晦涩难解而名。其中尤以《无题》和准《无题》诗最难猜度。从性的角度解译其诗为前人所未有,试析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晋末宋初是中国文学演变的一个重要历史关节点,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精神就是由此奠基的。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由“喻象文学”转变为以山水文学为标志的“意象文学”,其内容包括:...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在我国文学史上,魏晋六朝虽不是个很显耀的时代,但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却因成就辉煌而屹立于世纪的巅峰。其原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社会观念的大...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今本《文心雕龙》列《物色》为第四十六篇,它的主旨究竟何在,历来认识颇不一致。近周振甫同志认为它“提出写景的重要”,“是刘勰创作论的创见之一”。蒋祖怡同志则认...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本文在将西方美学中关于“有意味的形式”与我国古典文论中“风骨”论的审美内涵,从总体上加以剖析、比较的同时,还从与“意味”、“形式”对应的“风”、“骨”着眼,在更深...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比兴》是《文心雕龙》第三十六篇。一般认为所谓“赋比兴”是《诗》三百篇作者写诗的三种表现手法,或者是后代《诗经》学者总结的三种写作方法。王元化同志为此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我国文艺发展至唐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变革倾向,即诗与画的融合,遂使原为表现的诗歌而能兼具景物造型之美,原为再现的绘画而能兼具抒情写意之长,标志着传统诗画性质的一次巨大飞......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9
【正】 (一)气、神我国古代美学及文论中所说“文气”“风骨”等概念,历来是引起人们关注争论的重要问题。但要弄清其真正内涵,则仍须溯源于哲学中所说的“气”,因为它们本来...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郭晋稀先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研究40余年,在以下三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第一,作普及性译介,首开其风。第二,厘正其卷数,并对《事类》、《附会》、《养气》、《通变》、《定势》、《......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5
长期来,我们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停留在"身在此山"的拘限之中,故难以有大的突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变换一下角度,更换一种方式,将其放在一个更大文化系统中,即世界文艺大背景中来把握认识呢?那又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9
近读季羡林先生《关于神韵》一文(载《文艺研究》1989年第1期),旨在“利用印度的古典文艺理论来解释神韵的含义”,并得出结论说:“中国难以理解的神韵就等于印度的韵;中国的神韵论就等于印度的韵论”。季......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0
西方结构主义美学、符号学美学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就在于他们对艺术本文所作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力求发掘出作品所包孕的某种“深层结构”,把本文和语义方面的一切因素作为复杂整体的有机部分来......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83
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中,有一个曾相当流行而又和传统比兴观念很相似的概念——兴象。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和比兴有无区别,它的出现又有什么意义,都很有讲清楚的必要。...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相传孔子删诗,是从三千多首古诗中选取三百零五首编辑成册,此即汉以来所说之《诗经》。而这三千多首古诗,当是我国最早的“诗”了。那么弄清这些最早的“诗”的功能和性质,则《诗......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96
意境类型试探郭外岑意境,作为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审美范畴,自从它孕育形成之日起,即引起历代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探讨热情,并对其内在特征和审美类型进行了持久不衰的寻视。因......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外岑,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