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9
广州方言有标记被动句中引进施事的介词,19世纪主要用“被”。在语言发展普遍规律的推动下,给予、使役义的“俾”发展出表示被动的意义,并渐渐取代“被”而发展成为广州方言...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拷贝型动量表达方式是指动量词与中心动词同形的一种动量表达方式。汉语拷贝型动量表达方式始见于唐代,至宋代已发展出其他用法。除汉语外,拷贝型动量表达方式还存在于汉藏语...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5
动量词"和"产生于宋朝,是由动词"应和"义发展而来的.它在早期阶段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后来的发展道路却并不顺利:一方面受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动量词"会"的影响,继续产...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06
量词“件”至迟产生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元时期,全盛于明清时期,衰退于民国前后。综观量词“件”发展的整个历史,它的适用范围经历了一个由很窄到较宽到极广又到较窄的变化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清平山堂话本》是口语程度很高的话本小说集,能够反映当时汉语发展的基本状况。本文对书中若干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个体量词进行考察,并与唐五代及其以前的有关资料相比较,从而描......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动量词"把"由个体量词"把"进一步发展而来,它出现于宋朝,发展于元代,基本成熟于清代。文章从动量词"把"的来源、产生时间和过程,探讨了它发展的脉络、特点和动因等相关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虚词研究历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连词是汉语虚词的一个大类,产生和发展又有自身的特点。但汉语连词的研究,尤其是近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2012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相同义项下,其带宾语方面的差异主要有:能否带宾语;能带体宾还是谓宾;同带体宾或谓宾时其宾语音节多少、宾语成分是否隐现等。文章主要探讨存在这些差...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汉语中大多数动量词产生于"动+数"式,少数动量词产生于"数+动"式;能够进入前一种格式并发展成为动量词的词,在语义上必须与需要计量的动词紧密相关:包括近义关系、概括动作过...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章提出用作相同义项时,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带补语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V单带结果补语的能力较之其对应的V双要强得多。自身句法性质和功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有:用作定语和...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7
在有关动量词"次"起源的诸种观点中,最受学者推崇的是"位次"说。本文认为"位次"说有待进一步商榷,理由主要如下:第一,"位次"说与词义发展的规律不太相符;第二,"位次"说与汉语...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09
文章主要对“禁不住”和“不由得”这对近义词的异同进行了辨析。句法方面:二者的词性不同。基本句法功能不同,句法位置同中有异,此外,“禁不住”还有一些“不由得”所不具备的用......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07
本文以宋元明清时期动量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结合它们在宋以前的发展状况,完整地展示出它们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每个动量词各用法产生的动因,...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主要考察了“回”表短时量用法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及动因。动量词“回”表示短时量的用法产生于元代,繁荣于明清时期,衰退于“五四”时期,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基本上...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15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的名量表达方式主要有8种,动量表达方式主要有9种。它们在不同语系、不同语序类型的语言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分布特征。各数量表达方式的要素之间存在多种...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就李宗江先生关于指量结构"这下"、"这回"产生时间连接关系篇章功能的原因和时间提出异议,认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语义基础,动量词"下"、"回"本身自古就能表示时间量,这是内因...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18
近两百年来,广州方言正反问句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1)宾语后移;2)带可能补语正反问句中省略第一个动词后的补语结构;3)"VPneg"式中,除"VP未"外,其余格式皆消退。20世纪20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励耘语言学刊 年份:2018
19世纪以来,广州话完成体标记经历了“’了’’哓’并用→’哓’’唨’并用→’唨’独用”的发展过程。“了”和“哓”的句法位置基本相同,语体色彩方面存在差异:“哓”是“...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V1与V2是“动作与结果”义的“数+V1(+而)+V2”式动量表示法,其各小类的发展演变可概括如下:“数+V1+V2(+0)”、“数+V1+不+V2”和数词为非“一”的“数+V1+而+不V2”三种表达式的发展过程和原......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现代广州茶文化的繁荣众所周知,而古代广州茶文化的面貌却鲜有人知。本文根据19世纪上半叶广州方言文献中与"茶"相关的记载,展示170多年前广州茶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特点:茶用语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