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3
杂交水稻根系强大,晚稻育秧期间温度高,秧田播种较稳,为秧田阶段的分蘖创造好的条件,可使秧田分蘖产量占总产量的20%~30%。通过多年对分蘖习性的观察,认为正确促控分蘖是杂交晚稻增加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9
为了缓和双抢的劳力矛盾,以及向丘陵山区扩种双季稻,增加粮食产量,我们从1987年起开始试验用早稻种子和晚稻种子按比例掺合同播同插、栽植一季、收割两季的“早晚稻两季混栽...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4
稻、麦植株第N叶基本与N-3他分蘖同期发出,共它各次分蘖与母茎叶的关系亦然,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叶、蘖同伸规律”。在达一规律准确实现时,单株稻麦应有的分蘖数叫理论分蘖数...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6
近年来,采用五元二次组合方案试验,用微电脑模拟,寻得各杂交水稻组合的优化栽培方案,在娄底、衡阳、郴州等地应用,使双季杂交水稻都获得高产稳产增收的效果,在水稻栽培史上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5
为了向大面积杂交早稻生产提供高产的农艺措施指标,我们根据系统工程学中“最佳模拟配合法”原理,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拟出五个因子,每个因予选择五个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杨知建,余铁桥,陈焕承,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3
研究结果表明,(1)混裁早稻比单作的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减少。(2)早稻收获时留桩10cm晚稻的分蘖发生速度快,有效穗数较多,抽穗整齐一致,产量较高;留柱30cm以上,晚稻穗型较大...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杨知建,余铁桥,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为了便于选用适宜的早晚稻品种,在前报的基础上,本报从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上,阐明了混栽高产的品种适宜生育期以及混栽条件下品种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并得到如下结果:(1)混栽...
[期刊论文] 作者:杨知建,余铁桥,陈焕承,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用中晚熟早稻品种(组合)与郴晚3号等晚稻品种混合栽培,研究不同品种搭配及种子不同混合比例下的早晚稻产量.结果表明,混合比例以早七晚三较为理想,中晚熟早稻品种(组合)配郴...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郭名鸿,陈满珍,谢明德,余铁桥,杨如建,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4
试验表明,在海拔720m的山区和海拔330m的丘陵中稻区采用早晚稻混栽,可使双季稻的生育期缩短,有利于晚稻安全齐穗,并可获得10500kg/hm2以上的产量,比当地的中稻加再生稻显著增产,效益也好于常规双季稻。......
[期刊论文] 作者:陈焕承,郭名鸿,陈满珍,谢明德,余铁桥,杨知建,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4
试验表明,在海拔720m的山区和海拔330m的丘陵中稻区采用早晚稻混栽,可使双季稻的生育期缩短,有利于晚稻安全齐穗,并可获得10500kg/hm2以上的产量,比当地的中稻加再生稻显著增产,效益也好于常规双季稻。......
[期刊论文] 作者:杨知建,余铁桥,陈焕承,邹应斌,肖光玉,杨友才,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3
本文研究了早晚稻混栽中不同密度和插植规格及早稻的收获高度、晚稻的施肥时期对早晚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早稻群体的分蘖发生速度以宽行密植的较快,有效穗数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