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四言诗。它借用了汉乐府的曲调,运用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形成的却是建安诗坛惯有的慷慨悲凉的格调。此诗艺术手法运用娴熟自然,熔...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散文《老王》是杨绛写于1984年的作品,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之后,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关注点是文章的结语:"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5
《项脊轩志》是一篇结构独特的文章,它由正文和附记两部分组合而成。正文部分写作的时间,是在作者十八九岁之间;附记的写作时间,却是在作者三十五岁中举之后。两者时间跨...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2
这就是你——悬空寺?当我来到素有“北岳”之称的恒山主峰天峰岭脚下,你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眼帘,与我对视。我承认,我不是赴你的约而来的。我刚从梵音悠悠、香烟袅袅的五台山走...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6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一篇内涵极为丰盈而又颇具深邃思想的随笔。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最大限度地把握文章的精髓之所在,就得寻找一个最为有效的突破口,以...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师道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师道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48岁的杜甫历经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起先寄居在一座叫浣花溪寺的破庙里.后来在友人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建造了一座属于他自己的“草堂”。“草堂”让杜甫感到了生活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4
很早就有一个愿望,去看看琅琊山,去看看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一座山、一个亭子、一个人的名字就这样地融为一体,世代相传,我怎能不真实地体味一下呢?去年5月初的一个雨天,终于,我来......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师道 年份:2004
如今,语文界有关新课标的讨论,可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新课标,虽然还在实验阶段,但它的全面实施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有识之士们,便乘着春风,天马...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师道 年份:2005
"一篇解人难"(王渔洋).,李商隐这首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却引出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的;有的以为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苏教版教材必修二节选了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索科洛夫的不幸遭遇。故事充满了战争带给普通人的无尽痛楚与悲伤......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回环往复的歌咏中,传达出一种别样的情感和韵味。细细品读,其作用又各有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 年份:2012
清人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评说:“唐李益词日:‘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贾......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 年份:2014
李白素有“诗仙”之雅称,他的这一雅号的获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浮雕般地刻画了李白极具浪漫色彩的形象:“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斗酒诗百篇,虽有夸张意味,却真实地揭示了酒与李白诗二者的密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5
《荷花淀》无疑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追求的短篇小说,而以往的解读.似乎过于偏重小说中鲜明的人物个性、微妙的心理活动的刻画以及以荷花、荷叶为主的明丽而恬静的自然......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05
一    在唐诗的边界行走,仰头便是那座奇峰四起的天姥山。那山遮断了碧天,超越了五岳,覆盖了赤城。那山是你的,它写满了你的一个梦。  梦的起源该追溯到三年前你的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天宝元年(742),42岁的你接到朝廷的诏文,传你进京。一时你大喜过望,满以为自此......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陶晓跃,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2009
我们在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中,常常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诗词中的“用典”。“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以往的典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