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7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陶玲娣,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4
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风景园林建设领域(特别是城市中的风景园林)的高能耗现象越来越突出.它们贯穿在从园林材料的生产到园林的施工以及后期运行、拆除、更新等各个阶段。  关键词:低碳;风景园林;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提高风景......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承煌,陶玲娣,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90
痤疮的发生与皮脂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惟一的因素,此外尚与皮脂毛囊漏斗部上皮角化形成异常,内分泌、微生物等其他因素有关。它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到目前为...
[期刊论文] 作者:沈宏,陶玲娣,郑沛枢,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1
患者女,19岁.因鼻尖部结节3年,于1989年3月初诊.3年前患者鼻尖部长出一个正常皮色、绿豆大小结节,以后逐渐向外围扩大而呈环状,无自觉症状,但常用手搔抓皮损,从未破溃,曾诊断为基底细胞癌,无家族史.......
[期刊论文] 作者:郑沛枢,徐萍,陶玲娣,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0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老年医学的发展,皮肤老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老化组织形态学方面,脂褐质已受到注意....
[期刊论文] 作者:许良中,邱丙森,陈红莉,陶玲娣,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应用嗜银染色(AgNOR)计数对52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CTGL)及9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进行鉴别诊断。每例均在高倍油镜下随机计数200个细胞的AgNOR,并求得其平均数,标准差及均...
[期刊论文] 作者:许良中,陈红莉,邱丙森,陶玲娣, 来源: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年份:1990
The present work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AgNOR count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 and cutaneous pseudolymphoma (CPL). P...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承煌,林建华,姚亚其,陶玲娣,,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87
作者检测47例胸部恶性肿瘤的血液流变性和皮肤微循环,发现有显著异常——血液粘度下降和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变化越显著者皮肤微循环障碍也越明显。未转移组和已经转移组...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今城,邱丙森,宫劲松,陶玲娣,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3
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s)的计数研究,目前较多见于上皮性肿瘤、黑素细胞肿瘤及淋巴瘤[1-3],我们将其应用于50例皮肤良恶性纤维性肿瘤的计数分析,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承煌,林建华,姚亚其,陶玲娣,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1987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承煌,王慧英,陶玲娣,梁尚仁,,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85
作者对4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甲皱皮肤、舌尖和唇粘膜的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其中37例(92.5%)的甲皱微循环有异常表现。有16例在溃疡发作及消退的不同时期作了动态观察,发现消退...
[期刊论文] 作者:罗燕,邱丙森,廖康煌,陶玲娣,孔令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对51例慢性光化性皮炎(CAD)57个皮肤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组织病理变化呈多形性,为迟缓性变态反应,自早期或活动期的湿疹样皮炎至晚期皮肤T细胞淋巴瘤样谱系改变。......
[期刊论文] 作者:邱丙森,许良中,孔今城,陈红莉,陶玲娣,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2
应用银染核仁组成尽蛋白(ABNOks)计数71例皮肤恶性淋巴瘤(CML)和9例皮肤恶性淋巴瘤(CPL)的200个淋巴样细胞核中AgNORs,并算出均值和均数的标准误,结果示22例蕈样肉芽肿(MF)Ixs为1,170.09,24例MFⅡ为1,170.01,4例MFⅢ为3.550......
[期刊论文] 作者:刘承煌,林建华,姚亚其,徐玲娣,陶玲娣,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骆肖群, 祝禄川, 陶玲娣, 苏玮, 傅海军, 郑志忠, 蔡,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2003
目的:进行清热利湿中药方剂(Chinesetraditionaldrugs,CTD)联合糖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s,CS)和单用CS治疗天疱疮的临床对照研究,以及CTD治疗天疱疮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郑沛枢,翁孟式,陶玲娣,侯爱琴,邱丙森,康克非,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0
22例疱疹样天疱疮(PH)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主要是,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嗜酸细胞海绵形成,表皮内嗜酸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真皮内以嗜酸细胞占优势的浸润.表皮内水疱和棘突松解轻或无.本文并讨论了PH与其他大疱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