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573秒,为你在为你在20,605,00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0
元代旱灾频繁,统治阶层又十分重视农业,逢旱祈雨不仅是地方官吏的责任,更成为其治绩表现,这是元代祈雨诗大量产生的背景。从元代祈雨诗看出,为了祈雨止旱,元代民间广泛出现诸...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20
苏轼的史评文章众多,内容十分丰富,其史评以人物为中心,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史评观。苏轼对于人才的选拔有独特的见解,擅长纵横对比,借助古人之事评述当政之过,敢于质疑经典...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孔子对于"乐"的论述是中国一个美学思想的源流,乐是音乐,乐是由艺术而产生的快感。孔子提出礼乐并举的思想,将"乐"之作用提升到教化人心、调节社会次序的高度。其希望通过乐...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苏轼的祝文反映了他当政时人民所遭遇的水、旱、雪、火、虫等多种自然灾害的社会图景。展示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士大夫在面对灾害时候所承担的责任。他不辞劳苦为百姓奔波,历...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庄子的忧患意识可分为三个方面:生存之忧、生命之忧和语言之忧。生存之忧是观察与思考的升华,是情感与理智的融通,是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是个体生命的觉醒和感悟;生命之忧是个...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中国隐逸文化源远流长,早期传说中的隐士是为了坚守独立的人格而采取避世生活,栖身于山林薮泽的"小隐",并没有系统的隐逸理论,及至孔子才形成隐逸理论,可以称之为"朝隐"。庄...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王恽的劝农诗文与元代初期劝农制度和劝农官衔的设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元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增加赋税收入,加强对农业的管理与重视,这是王恽劝农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唐代三教归流,儒、释、道时有争锋。各种文化思潮在交流和融合中,孔子的形象形成鲜明的两极分化:一,成为读书人求取功名崇拜的偶像,成为愚夫愚妇祈雨、求子祭拜的神像,成为道...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历来研究敦煌傩文化的学者,往往忽略了其写本形态。唐代敦煌写卷不同于自宋以后的刻本,不能以现有的刻本读物的概念去限定它。抄本具有很大的空间收缩性,如同一内容在不同写...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20
“后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土地神祗,在不同时期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先秦时期,后土指的是人名、官名、神名,其形象尚未成型,在多数情况下以社祭出现,从以冢土、石、树等立...
[期刊论文] 作者:韦正春,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苏辙的农事诗主要是其从政期间和闲居颍昌府十二载所作。农村基层实践活动是苏辙农事诗的创作来源,民本思想是其农事诗的思想基础。苏辙农事诗可分为三类:一是悯农诗,关心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