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重要的修养工夫。在阳明哲学中,至善心体是其格物致知的起点和目的。阳明的格物致知是格正吾人之心,对事之理察即在其中。朱子的格物思想在于穷理,向外求...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理论界有一代表性的观点——人治是中国的特征,原因在于"中国的‘普遍物’并不成为至高无上的神圣法则",不适用于中国传统社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是中国社会中至高无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6
“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问题是省己身是每一个生命的基本心理机制,什么样的“三省吾身”才是儒生真正的省己身?真正的儒生要在宇宙苍穹中省己身,要在先民...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6
王夫之认为:在人们合理的自然欲望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导之以道,就可以实现儒家理想的王道社会。在理想的王道社会问题上,王夫之持“君权神圣”的观点,君、臣皆要遵循儒家经典“六经......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5
问题的缘起陈静先生在"吾丧我--解读"一文中认为:解读的关键在吾丧我,并且对"吾与我"的含义进行了辨析.①她认为"我"是形态的我:"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中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社会由于缺乏个人本位思想,规则至上还没有成为全体公民的普遍意识。故高度的法治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应是法律框架下的集体德治...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6
真正、本源意义的恕是一种创生力量,这一创生力量使被恕者从过与罪的萎颓中毅然决然地抽身而返,返至一种中正、至善、洁静的创化中。无论儒家“恕”,还是基督教的“恕”都具...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1999
...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人是生而在世界之中的.在世界之中存在,则人之心多为功名利禄嗜欲所牵,人之存在则易陷溺于外在物物缘缘相生的纷乱中.阳明因宦官刘瑾弄权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种贬谪使阳明从...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6
黄裕生先生从“本相存在与角色存在”的方法原则出发,认为“舜之封象”、“子为父隐”是违背公正原则的。其实,即使从这一方法原则出发,也不能得出上述观点:“舜之封象”、“子为......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9
现象学在精神上与儒家心性之学是有相通之处的,故以现象学的态度分析儒家的心性之学,既是现象学的发展,也是儒家心性之学的发展。"心"的建立与完成,经历了经验之心、先验之心、先天本心、与实践本体这四个阶段。实践本体的确立是真正意义上儒学的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2
阳明哲学是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学之反动,但这种反动不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外,而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内的,甚至可以说是宋代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理路的必然发展.与朱熹理学相对,阳...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自由、规范与儒学的发展方向高予远现代社会尽管有种种特征,但有一个特征我认为是根本的,即自由与规范。自由是指精神价值领域的自由。“上帝死了”,旧形而上学理念体系的崩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价值多元乃至无限元的时代。不仅在国与国之间不存在着处于霸权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3
四句教是阳明晚年对自己思想的全面总结.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在儒家思想上对佛家无思想的吸收,这无非是如佛家之虚明之无,而是无具体善恶之至善.后三句是对儒家下学...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7
一从“是”能到“应该”吗?罗尔斯顿在《生态伦理是否存在?》一文中认为,存在两种生态伦理,“第一种人的思想中最主要的,是说生物体内的平衡与道德之间有着联系。这样给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人乃千亿年流行大化所化之物,其与万物一样皆受流行大化物性所躯.欲者,流行大化物之动也.吾人为流行大化所化之物,岂能违流行大化物之动!作为有限者,虽圣人不能违此流行大化...
[学位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0
对于阳明哲学,学界习惯将其与陆象山并称为陆王心学。与朱子为学强调即物穷理相比,将阳明思想称为心学,固可反映阳明思想与朱子思想不同之处,可反映阳明为学主张从心上用力这一为......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7
一、问题的缘起王阳明于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乃伐木构……‘玩易窝’”(《王阳明全集》,第1228页。下引该书仅注页码);并撰《玩易窝记》一文,高度赞叹易之功用:“此古之君子所以甘......
[期刊论文] 作者:高予远,GAOYuyuan,
来源:庄学研究 年份:2004
问题的缘起陈静先生在"吾丧我--解读"一文中认为:解读的关键在吾丧我,并且对"吾与我"的含义进行了辨析.①她认为"我"是形态的我:"这个‘形态的我'处于与外物纠缠的状态之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