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9
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约,撰写师范教育丛书《中国教育史纲》古代之部。书成,我想借此谈一下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内容结构和在方法论方面的构想。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会议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 年份:2004
陶行知教育哲学是中西文化的结晶体。在西方,主要是杜威对陶行知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国,主要是儒家。反传统是陶行知思想的主要标志,但不排斥个中的儒学熏染,爰作陶行知教育哲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肇始于五代而盛于宋,朱熹起了很大作用。朱熹的哲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而他所创办或讲学于斯的书院,却培...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涉及如何正确认识和掌握教育的客观规律性,如何确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如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07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宽广而丰富,即不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建设,也要用以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包括教育史学科在内。...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福建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57
一、王充的生平及其思想形成的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王充(公元二七至?年),我国古代卓越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的积极战士,他的学说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由于历...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未来与发展 年份:1981
各门学科或事业都应当有它自己的未来学。建立教育未来学学科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1)教育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总是随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2)教育的...
[会议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教育家,建国以来,研究者对他的教学理论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至于德育思想,由于涉及孔子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道德的阶级性质,以及德育本身...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福建高教研究 年份:2003
...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91
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他的哲学,从整个体系说,无疑是客观唯心主义,但在实际生活中,他却敏锐地看到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他认为“天下之物未尝无对”。这所谓“对”,“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即无一物......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7
生当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王夫之(1619—1692),衡州抗清失败,“遂决计林泉”,以明遗民退隐石船山,著书讲学以终。湘潭罗正钧撰《船山师友记》.从王氏《五十自定稿》辛丑年(1661年)有《哀管生水叙》一首,考证其是年前即已授徒;居间还“亲懿子弟”,晚筑湘西草堂,学......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陶行知,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党外布尔什维克,他政治上站在党和人民一边,为民族民主革命奔走呼号,鞠躬尽瘁,赢得了国内外人民的敬仰。但他的教育思想和活动,由于早年...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01
面对 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八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教育走向与对策:普及电脑、网络教育;更新学科,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多渠道拓宽高等教育门路;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抓住人才流......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4
张载(1020—1077)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哲学遗产,后人曾给予高度的评价。明末清初的启蒙学者王夫之说“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概括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影响。与哲学遗产相辉映,他的教育遗产,特别是阐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继承我......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5
【正】 一运用历史方法探求教育的本质,揭示和掌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列宁说:"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98
知识经济,这个反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走向的浪潮一经出现,便向四面八方辐射,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当前经济、科技和教育系统的热门话题。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和科......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1986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是今后我国执行教育方针、政策,规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主要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包括中国教育史研...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4
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朝着四个现代化目标迈进,时代赋予自然科学新的任务,也向社会科学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教育科学在内。本文试图提出中国教育史研究面临的几个新课题,供大家思考和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高时良,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3
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教育领域渗透。列宁曾经说过:“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