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1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鲁传涛,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2
一、关于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 (一)基本概念:农业发展,是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但从技术的角度讲,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以现代的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组织起来的,以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装备起来的农业生产......
[学位论文] 作者:鲁传涛,
来源: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1995
...
[期刊论文] 作者:鲁传涛,高伟,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7
蝗虫田间传播水稻白叶枯细菌的调查鲁传涛张桂芬申效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高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董汝涛(河南省科学院目前对水稻白叶枯细菌田间传......
[期刊论文] 作者:张桂芬,鲁传涛,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5
作者应用回归最优设计,评价了水稻栽插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的综合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密度与氮肥均是诱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
[会议论文] 作者:吴仁海, 鲁传涛,,
来源: 年份:2004
在现代农业种植中,除草剂是杂草防治不可或缺的手段,但除草剂药害也一直困扰着现代农业。除草剂安全剂是一类能够提高作物对除草剂耐药性、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药害的化合物。...
[期刊论文] 作者:张桂芬,鲁传涛,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6
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张桂芬,鲁传涛(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郑州450002)吡虫啉(imidacloprid)对稻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且对人畜低毒。我们于1994~1995年应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大田及秧田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鲁传涛,张桂芬,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7
21个沿黄稻区水稻主栽品种和区试品种对水稻白叶枯四个致病型Ⅰ、Ⅱ、Ⅲ、Ⅳ的标准菌株的抗性分别有14、6、7、9个。多数品种对白叶枯细菌表现专化抗性,抗谱较窄,仅能抵抗一个或两个致......
[期刊论文] 作者:张桂芬,鲁传涛,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6
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张桂芬,鲁传涛(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郑州450002)吡虫啉(imidacloprid)对稻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且对人畜低毒。我们于1994~1995年应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大田及秧田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红彦,鲁传涛,宋凤仙,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2
...
[期刊论文] 作者:鲁传涛,宋凤仙,徐小双,
来源:农药 年份:1998
中生菌素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应用技术鲁传涛宋凤仙徐小双(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中生菌素是中国农科院生防所最新研制的农用抗生素。该生物制剂自1989年由河南农科院植保......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世功,刘爱芝,鲁传涛,,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8
麦蚜系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及黄矮病的传播都有重大的影响。多年来由于非选择性化学农药的连续施用,大量杀死了田间天敌,影响了农田生态平衡。为了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杰,鲁传涛,张振臣,,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植物保护研究的社会公益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以农业有害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有......
[期刊论文] 作者:任应党,鲁传涛,王锡锋,,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6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于1963年在浙江省余姚的早稻上发现,1964-1966年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流行或局部危害,1967年后华东地区发病迅速减轻,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病区难以找到病...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红彦,王飞,王永平,鲁传涛,,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6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地黄根系的分泌物,地黄叶和块茎中均含有对地黄块茎生长抑制的物质,其中以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地黄叶,这些是造成地黄不能连作的主要因素,重...
[期刊论文] 作者:马奇祥,鲁传涛,田云峰,,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间和种内混合种植,可使植物程度不同地免受病、虫的危害。从十八世纪开始,农业生产上仅依靠少数几个植物基因型而大面积单一种植,随着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任应党 鲁传涛 王锡锋,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6
摘要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于1963年在浙江省余姚的早稻上发现,1964-1966年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流行或局部危害,1967年后华东地区发病迅速减轻,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病区难以找到病株,但1991-2002年浙江杂交稻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又再次流行成灾,随后发病面积下降。20......
[期刊论文] 作者:史春薇,田强,葛骞,鲁传涛,,
来源:当代化工 年份:2014
SPSS软件应用余多元线性回归在因素分析、统计预测、调整混杂因素等方面应用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本文针对科技期刊编辑在校验科技论文数据时的困难,介绍了SPSS统计软件的功...
[期刊论文] 作者:毛海龙,鲁传涛,王宝元,王战勇,,
来源:油田化学 年份:2014
从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选育获得5株具有降解石油能力的菌株,编号为PD1301~PD1305。在培养时间4 d、石油质量浓度5.0 g/L、温度30℃、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的条件下,PD1301~...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运兵,鲁传涛,刘红彦,常建军,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4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观察,摸清了山楂萤叶甲在辉县太行山区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虫在辉县山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危害幼果最甚,并与山楂的物候期关系极密切.据此进行了药...
[期刊论文] 作者:鲁传涛,张桂芬,高伟,陈龙华,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1
稻飞虱是沿黄稻区常见水稻害虫,由于生产上缺少有效的抗虫品种,再加上稻飞虱本身有异地迁入、虫体小、生活隐蔽、繁殖力强、危害大等特点,因此,药剂防治是及时控制稻飞虱危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