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黄骥超, 来源: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年份:2015
构造应力场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解释全球板块运动、地震孕育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第二章建立了一套利用震源机制解反演应力张量的网格搜索算法。该方法网...
[期刊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 来源:地震 年份:2015
由于首都圈地区近年来布设了较为密集的地震台网,使得较小地震震源机制的求解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首都圈地区近50年来大震震源机制以及2002-2004年中小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对不...
[期刊论文] 作者: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5
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28.6秒(北京时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发生MS5.8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给出该地震的震中位置为39.8°N,106.3°E,震源深度为10km.此次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祥,万永革,黄骥超,,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5
京西北至晋冀蒙交界地区,处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与山西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区域内盆岭结构发育、断裂构造复杂,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特别是1989年和1991年的大同—阳高强震......
[会议论文] 作者: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 来源:2015地球物理信息检测与计算技术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5
该地震之后发生了两次大于3级的余震,这两次余震和主震之间有何关系,主震的发生是否传递到了余震位置导致了余震的发生,这些问题对于地震预测研究是有意义的.为研究地震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崔华伟,,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5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由于该地震表现出复杂的发震构造,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如:张广伟等(201......
[期刊论文] 作者:黄骥超,崔华伟,万永革,,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5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会议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崔华伟, 来源:2015地球物理信息检测与计算技术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崔华伟;,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5
震前数据选自2000-2013年鲁甸震区周围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震后余震区震源机制解采用赵小艳等(2014)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的8月3~13日的15次余震震源机制解。利用上述数据,分别对...
[会议论文] 作者:万永革;黄骥超;盛书中;李祥;,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4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中除了含有可能的地震前兆信号外,还含有固体潮效应.通常认为地震前兆信号是弱信号,难于从众多强干扰中清楚识别出来.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将综合的地震前兆观测...
[会议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盛书中,李祥,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4
俯冲带作为全球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浅部地壳应力场,大多数采用P波极性数据、地震震源机制以及断层滑动数据反演应力主轴方向及相对...
[会议论文] 作者:李祥,万永革,黄骥超,高熹微,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2015中国地震预报论坛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李祥,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通过对南美俯冲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的分析,构建出三维俯冲形态,并按照不同深度对南美俯冲带形态特征进行定量解算,给出俯冲带大致的产状参数及空间位置,进而分析南美俯冲带形态深度特征。反演的结果表明俯冲带随深度的增加倾角变大,走向发生逆时针旋转,表现出整体......
[会议论文] 作者: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李祥,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地壳应力场对于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地表地质断层的走向、倾角和滑动方向,假定这些地质断层的滑动是应力场导致的,进而求解符合地质断层观测的应力场的解.然而目前大部分活动断层信息是定性描述.......
[会议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盛书中,李祥,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一直是全球板块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地区Wadati-Benioff带深震分布明显、震源机制解丰富.本研究中,将反演应力场的网格搜索法应用于汤加克马德克Wadati-Benioff带深部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得到的汤加克马德克Wadati-Benioff带的走向约为N2......
[期刊论文] 作者:李祥,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8
基于全球高精度EHB地震目录对南美俯冲带的地震深度分布进行统计和分层,构建南美俯冲带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对研究区域14个剖面的划分,解算了每个剖面各深度分层的俯冲倾角和俯冲距离.结果显示,南美俯冲带地震深度分为四层,存在较为明显的三个峰值;俯冲带北部(8......
[期刊论文] 作者:黄骥超,万永革,梁倩,靳志同,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2018
2017年9月8日,墨西哥(15.05°N,93.90°W)发生 M S8.2地震,为研究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利用Global CMT提供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得到该地震震源区不同深度的应力场特征。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Roger Bilham,黄骥超,崔华伟,万永革,,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15
2015年4月25日当地时间12时11分加德满都(Kathmandu)地区发生地震,此次地震对加德满都和尼泊尔(Nepal)整个中部地区造成相当大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初期,早在数值定量化分析喜马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