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相关论文
“臣”字门中医儿科汲取经典中关于“和”的理论,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用药时提倡以“和”为......
“臣”字门中医儿科汲取经典中关于“和”的理论,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用药时提倡以“和”为......
小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方剂学》将小承气汤列为大承气汤的附方,归于攻下之剂,......
已故名医李培荫(1924—2006),原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幼年师从名医刘希文,习仲景、天士之学,救治病人,所愈者众。著《经典温课》、《中医......
郑玉玲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研习中医,幼年随父学医,承习家传,悉心揣度,勤奋耕读,精其奥旨,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后......
郑玉玲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工作30余年,她重视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在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臣”字门中医儿科汲取经典中关于“和”的理论,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用药时提倡以“和”为贵,值......
王晞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
“和”的理念贯穿于中医发展全过程,在养生、防治、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对后世中医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廷荃运用“和......
分析中医"和"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该院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中方便选取52例功能性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