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相关论文
研究证明使用全程交换球囊(OTW)行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可降低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但OTW球囊的缺乏......
期刊
婴幼儿型青光眼是先天性青光眼(PCG)的一个类型,患儿往往在出生几个月就表现为“牛眼”的症状.由于患儿年龄小,在检查、诊断、治疗......
报告应用国产栓塞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醋(NBCA)经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结果表明,3例畸形血管团完全被栓塞,2例分别栓塞......
目的 采用床突旁动脉瘤的改良分类指导微导管塑形,根据介入治疗结果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09年1月至2......
1.对象:1998—2003年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36例老年急性破裂脑动脉瘤患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血肿。男8例,女28例,年龄65—7......
1974年,Serbinenko首先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标志着血管内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开始.以后又经历了游离微弹簧圈技术,机械......
【摘 要】目的:分析微导管超选择插管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子宫肌瘤患......
目的 研究微导管栓塞技术在小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 6例单结节小肝癌 (原发性 2 3例 ,转移性 3例 )接受了 83次微导管......
目的 研制国产化的可控电熔微弹簧圈,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方法 采用抗拉伸、抗扭力、顺应性及疲劳性实验,检测微弹簧圈及其连接点......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
采用不同药物处理的真丝线段混悬液,对21只家兔颈外动脉分支进行选择性插管血管内栓塞术。术后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行为及功能变化,血......
报告10例颅内囊状动脉瘤,其中后交通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均行血管内治疗,应用自制钨丝......
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大咯血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内科保守治疗常效果不佳。2002年3月—2006年6月我院共对20例大咯血患者进行急诊......
应用真丝微粒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12例,所有病例均行选择性数字减影脊髓血管造影确诊,根据病变部位及供血动脉情况采用经造影导管直......
根据全脑和超选择脑血管造影,分析了93例多支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整个畸形血管团由多个间隔组合而成,每根供血动脉支......
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的数据资料,对63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分流量进行计算,并通过微导管测量了15条供血动脉内的压力。结果......
椎-基底动脉多发性动脉瘤少见,并且治疗困难,其原因是开颅手术容易损伤供应脑干的穿支动脉而导致严重并发症,血管内栓塞术可避免上述......
我们于 1997年 11月开始研制一种用于脑动静脉畸形 (AVM )治疗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Eudragit E) ,进行Eudragit和α 氰基丙烯酸......
目的 评估可电解脱性铂金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8例 ,均为蛛网膜下......
电解脱弹簧圈(GDC)的问世是脑动脉瘤(AN)血管内治疗的革命性进展[1],并且成为一些中心的一线治疗方案[2].11年来全球950个中心共栓......
作者1995-2001年间收治6例椎动脉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其中3例行跨越技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脑血管痉挛(CVS)的活体动物模型已建立于许多种属中[1],脑血管造影是最常用和有效的评价血管痉挛程度的方法.本实验旨完成经兔股动......
目的 探讨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合成共聚物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将共聚物溶液加入碘海醇,栓......
一、资料与方法 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7岁.脑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闭塞后插入微导管,其尖端贴近血栓,注入尿激酶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并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 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30例)采用微导管置入引流胸腔积液及尿激酶胸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