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十六烷相关论文
人工构建的混菌体系在降解复杂化合物和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通过构建由“真菌-细菌”组成的人工混菌体系......
基于微流控技术并结合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以正十六烷为芯材、聚脲(PU)为壳材的相变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
本文从高盐度石油废水中筛选出6株优势和3株非优势耐盐石油降解菌,该9株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均可在0.9%~5%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
从某炼油厂柴油罐区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优势柴油降解菌L12,并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不动杆菌......
使用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优势菌种(芽孢杆菌DQ02),研究其对正十六烷吸附摄取、运输和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芽孢杆菌DQ02......
以SiO2/Al2O3比为46的NaZSM-5为原料,用HCl、NH4Cl、H3BO3、LaCl3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样品进行水热处理(730℃,5h,100%水蒸汽)。经XRD、XPS、SEM等技术对样品结晶度、表面组成、晶体形貌进行表征。采......
恩拉霉素(enramycin)由不饱和脂肪酸与17种氨基酸结合的多肽类抗生素,主要成分为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它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毒......
在二甲胺与二乙胺双模板剂体系中,通过控制二甲胺/二乙胺的摩尔比为24,动态水热合成了ZSM-22/ZSM-23共晶分子筛。采用XRD、FE-SEM......
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使用12m×0.22mmi.d.的SE-30短毛细管柱(WCOT),分析了乙烯生产副产物——未加氢裂解汽油(55℃~220℃馏分)中共轭二烯烃的含量,分析一次需22min,内......
用于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的高效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对于开发异构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清洁燃料油生产技术具有重要的......
本课题为中石化集团公司重大装备项目,主要目的是开发采油废水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处理设备。课题通过实验室试验,开展了生物活性炭流化......
相变材料是一种良好的储能材料,胶囊化后实现了其永久固态化,从而更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材料、功能热流体、储热调温纤维以及航空航天等......
相变材料纳胶囊是直径小于1μm,含有相变材料的微小容器,在历经固-液及液-固相变时可以吸收、储存或释放大量潜热,而本身温度却基本不......
本文合成了硅铝比和离子交换程度不同的具有一维中孔结构的ZSM-22分子筛,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ZSM-22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
本文用激光光散射方法测量了苯甲腈+正十六烷体系和苯甲腈+正十二烷体系在各自临界点附近不同温度、不同角度下的散射光强。根......
以二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的SAPO-41分子筛为酸性载体,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不同担载量的xNi2P/SAPO-41(x为Ni2P的质量百分含量)系列......
1 概述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的建议 :甲苯、姥鲛烷、正十六烷以浓度比 1∶3∶5的比例制备成ISO油标准溶液 ,使用气相色谱法 (GLC)分析......
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是当前气相色谱仪中常用的商品化检测器之一。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规定了FID的性能技术指标,......
测量了硝基苯与正十六烷二元溶液在临界区域不同波长及温度下的浊度,结合与关联长度、渗透压缩系数、共存曲线有关的三个指前因子(......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烷烃分子中的C-H键和C-C键质子化产生具有三中心两电子键结构的CHH和CHC五配位正碳离子之间的转化反应。......
针对空气质量和酒类检测用气相色谱仪的使用特点,分别选取四种标准物质对仪器的检测限进行检定,通过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标准物质对......
以Pt/SAPO-11为催化剂、正十六烷为模型化合物,进行加氢异构性能反应评价。采用六西格玛设计中的实验设计(DOE)及分析方法拟合并研究......
以异丙苯和正十六烷裂解两种特征探针反应对空气中焙烧脱铝、酸洗脱铝与脱铝-再铝化的β沸石样品的活性进行表征,并与正丁胺滴定的......
稠油注汽热采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H2S的产生,针对此现象,以稠油非含硫模型化合物正十六烷及4种金属盐(MgSO4、Al2(SO4)3、Na2SO4 及C......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难降解的石油烃类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目前,应用微生物治理石油烃类物质的污染,较物......
通过静态水热法合成了系列低硅铝比,且具有一维十元环孔道的酸性、孔径适中的ZSM-48分子筛,考察晶种加入量对晶化时间、结晶度和酸性......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酸性、孔径适中的层柱皂石材料,并将其经过机械研磨处理后,作为酸性组分通过挤条成型、浸渍Ni-W非贵金属体系,制......
在连续微反装置中,氢气分压9.0MPa,体积空速(LHSV)0.6~3h^-1条件下,以正十六烷为模型化合物评价了两种催化剂的加氢异构性能。研究了不同催......
在常规静态水热法的基础上,不使用除有机模板剂以外的其它有机物,通过调整反应物凝胶的老化处理条件,可以合成出结晶良好的小晶粒S......
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正十六烷与硫酸镁热化学还原反应含水体系进行了模拟,通过气相色谱仪、微库仑仪、毛细管气......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正十六烷纳米液滴在光滑壁面上的润湿行为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壁面厚度、长度(或宽度)、截断半径及分......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
以含吡啶或喹啉的正十六烷和苯的三元模型化合物体系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鼍上考察了乙酸、甲醇和澳代正丁烷对正十六烷催化裂......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正十六烷混合物纳米液滴在光滑及粗糙壁面上的润湿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光滑的疏液性和亲液......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正十六烷体系和添加了亚油酸甲酯分子的正十六烷混合体系的凝点变化及凝固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信息......
利用热模拟实验,探讨了过渡金属对有机质(胆甾醇和正十六烷)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的存在降低了有机质热解成烃......
用折射率法在离临界温度10.5K内测定了硝基苯+正十六烷的温度-折射率(T,n)共存曲线,通过标准曲线法转化得到温度-摩尔分数(T,x)和温度-体积分数(T,ψ)共存曲......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加入油酸甲酯和抗氧剂T203的正十六烷在100~130℃和通入过量空气条件下的氧化曲线,同时采用微分法和积分法......
以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正十六烷降解菌;根据形态观察和自动化鉴定分析,初步确定其为......
生物原油与传统航空煤油在长直链烷烃与芳香烃含量上具有显著差异,为了研究航空替代燃料在燃烧排放方面的特性,选择了正十六烷和丁......
细胞色素P450BM3作为烷烃羟基化酶,能催化正链烷烃,已被广发研究和应用。利用动力学模拟软件对BM3酶与烷烃底物复合物进行构象、酶......
研究了正十六烷在FeZSM-5分子筛上的裂化反应性能,比较了晶体大小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产物选择性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与AlZSM-5相......
以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为自旋捕集剂,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 在光照的TiO2磷酸缓冲水溶液(pH=7.4)中检测到......
以具有新型多级孔中空薄壳结构的ZSM-5分子筛(Gel-ZSM-5)作为催化剂,正十六烷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酸性对大分子催化......
从某炼油厂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烷烃降解菌株C18,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变形假......
本文以正十六烷和正十八烷为微胶囊的芯材,选用三聚氰胺、甲醛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相变蓄能微胶囊,并对......
以正十六烷为目标物,研究了生物活性炭(BAC)系统对正十六烷的吸附特征、生物吸附动力学以及活性炭的生物再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使......
在正十六烷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油酸甲酯,采用变温定时成漆板模拟实验,研究油酸甲酯对正十六烷清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甲酯较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