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都点检相关论文
书是知识的源泉,很多人爱书爱到着迷的程度,某些古代皇帝也不例外。公元957年,周世宗柴荣任命他的盟弟、殿前都点检(官识)赵匡胤......
解构的同时,产生了新的建构,这种对于历史的重构,便恰好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冯世强的《误读与背离的往事》的雄心,就是要重构发生在大宋......
一、“即人之位,杀人之子,于心不忍啊!”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由殿前都点检变成了皇帝。 进宫不久,赵匡胤见一宫女抱着一......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殿前军最高长官)赵匡胤策划发动了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建宋代周。赵匡胤夺取帝位的......
“点检”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此后在隋唐五代时期也屡次出现,其中最早是以动词作为主要形式。虽然在唐朝乃至五代的后唐时......
金朝以武立国,熙宗即位后,着手进行官制改革,废除原有勃极烈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殿前都点检司于此时正式设立,殿前都点检司长、贰......
唐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
<正>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为官与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颇有相似之处:都有卓越的政绩,不仅颇得领导赏识,而且生活幸福,善始善终。赵普的政......
<正> 赵普(922—992年),字则平,洛阳人。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归德军掌书记,参与谋划陈桥兵变,拥立太祖有功。宋初任枢密使,乾德二......
<正> 赵普(公元922—992年),北宋开国元勋,历任宋太祖、太宗两朝宰相的著名政治家,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赵普自幼性格......
两宋时期的“综艺大观”—瓦肆文/张海燕凌成云公元10世纪初,中国的封建社会在经历了隋唐时期300余年大一统的全盛之后,又进入了数十年的割......
<正> 五代后周末年,社会上出现了一场以“都点检当天子”为主要内容的、蛊惑人心的政治谣言。这是由赵匡胤集团一手策划、炮制的代......
<正>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是北宋的开国之君。当他取代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时,面临的是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当时不论是南方还......
<正>《水浒传》中一共两次出现"南京"这个地名,一次在第二回,鲁智深在酒店里见到金翠莲父女,问道:"你两个是哪里人家?为什么啼哭?"......
<正> 北宋自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建立,到1127年靖康之难灭亡,存在了167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北宋王朝几乎是连年对外成争,而每次战争......
本文认为,后周末年流传的“点检作天子”谶言的产生与当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有关,是当时有识之士鉴于张永德所任的殿前都点检之职......
<正>北宋灭亡,时间跨度是168个年头。这168年中,北宋经历了九个皇帝,这九个皇帝其实是七代人。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
<正> 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六月十四日,赵匡胤就任殿前都点检,十九日,世宗卒。第二年正月四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
<正>要说赵普读书不多,理论修养欠缺,都属事实,但来自民间的狡黠智慧和短平快的斗争手段却并不缺乏,这些在不讲道理无章可循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