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电影相关论文
本文对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争论重新进行了检视,这是建国前中国电影界涉及电影理论问题的最大的......
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不同的意识形态冲突可能引起理论上的“论战”,虽然有比较浓重的价值论争、政治论战的色彩.但也......
“软性电影”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背景来看是与时代潮流相逆的。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电影观念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对三......
作为“软性电影论者”进攻左翼电影理论的阵地,《现代电影》杂志长期遭受主流政治的压抑和遮蔽。今日重读《现代电影》,不仅能够让我......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和文艺界发生的关于“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论战,起因实则是左翼影评小组对于电影功能和技法等方......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刘呐鸥深受欧美现代电影拍摄技巧的影响,主张电影的纯粹性,还原电影艺术本质。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
作为中国新感觉派文学创始人的刘呐鸥,在转身投向电影事业后,以纯艺术的眼光提出"软性电影论",对影片艺术、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
在中国电影史上,《现代电影》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刊物,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曾经引发过一次关于“软性”和“硬性”电影的重要论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