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性述补结构相关论文
《儿女英雄传》是清末口语体章回小说,是研究该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本文取之为语料,对其中的能性述补结构进行穷尽式地归纳、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中表能性范畴的能性情态动词“能/不能V”与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了”之间的异同。
第二章我们在前人研究......
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为着眼点,以能性述补结构为重点,综述关于能性结构用法的各家之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观点并就相关问题做专......
现代汉语普通话用在动词后面表动作行为可能性的“得”,《歧路灯》对应的有“得”、“的”、“哩”三个,其中表可能的“得/的”见......
"不"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否定词,意义虚化,使用范围广泛,易使表结果的"V不C"发生重新分析,使得能性述补结构否定式"V不C"在长期使用过程......
能性述补结构是具有汉语特色的语法形式,表达能性情态。学者们对其认识不断深化,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从术语变革与理解、句法语义......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成书于明末清初、以山东方言写就的白话小说,在这部书中已出现了[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的若干用例。该格式用于......
《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赵长才先生《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得C”述补结构的形成》一文(以下简称赵文),从不同角度......
"V得/不起(O)"结构是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O)"的一个个案,表示"动作发出者在主观上是否具备实现(或承受)某种动作的能力或条件"的......
遵义方言属西南官话,但遵义方言"V得/不成"结构语义却与普通话及其他西南官话地区语义有较大差异。文中考察了"V得/不成"能性述补结构......
泗水方言的能性述补结构与普通话类型不同,肯定式以“VC了”式、“V了了”式和“V/A了”式来表达,其中助词“了”出现于句尾,表达......
本文从历史语法和方言语法的角度讨论现代汉语中与能性述补结构相关的几个语言现象 ,本项研究表明 ,很多共时的语法变异可以从历史......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清晰展现了元末至清末五百余年间北方话口语中能性表达方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元末出现了句末附加语助词......
表达能性范畴的助动词和能性述补结构在琉球官话系列课本中的语义分布不同。在统计考察历史语料的基础上,联系现代南北方言能性范......
能性述补结构是一种专门用来表示可能或不可能性的述补结构,将能性述补结构"V不得"和"V不起"作为研究对象,从二者的固定化和语法化......
对“V不C”结构的语法化研究,前人往往只研究其产生能性意义的语法化过程和原因,也有学者对“V不C”词汇化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论文以现代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下”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出发,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和分析,对“V得/不下”结构的句法、语......
湘潭方言在对动结式“VC哒”进行否定时有两种表达手段,一是“有VC”,一是“有V得C”。同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相比,“有V得C”是湘潭......
《醒世姻缘传》证明明末清初山东方言已出现[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用于未然语境,表示动作结果、动作趋向实现的可能性。......
本文以现代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出发,在立足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分别从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的......
HSK词汇大纲中共计有40个三字格式带“不”字的习惯用语,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灵活性较大,尚未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的比较研......
学位
本文选取了分别代表十八世纪中叶、十九世纪中叶、二十世纪中叶的三部北京话著作,即:《红楼梦》《儿女英雄传》《四世同堂》,系统......
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的能性表达结构可以分为能性助动词(及相关结构)和能性述补结构。我们尝试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描写,探求方言能......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表达能性范畴的都是情态动词,汉语表达能性范畴的具有两种语法形式,一是能性助动词结构(通常称能愿动词),二是能......
本文主要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在结构、语义等方面的特点。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在结构......
本文认为,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产生是一种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文章对"V得/不C"的语法化背景和动因、语法化历程以及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