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剧艺社相关论文
在上海巨鹿路西头,住着一位八十高龄的慈祥老人。他解放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影协、剧协副主席......
徐渠是三十年代上海剧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特有的旗人风采(祖籍满族,姓徐锡烈金,入关后,举族姓徐)和富有个性的演技使他跻身于......
我认识于伶同志比较晚,从1943年到1945年,三年间我们都在重庆,虽然读了他的剧本,但无缘得见。他那时早已是戏剧界重要领导人之一,......
在舞台上的人生(下我的剧作和演戏生活舒湮参加“孤岛”的戏剧活动延安采访归来,我在武汉、广州、香港略事逗留后,1938年夏转入敌后的“孤......
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1937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史称“戏剧年”。它是一个转折点,预示着经过文明戏和爱美剧的长期磨炼摔打,话剧......
胡导(原名:胡道祚,1915年生),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的四小导演之一。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惟一一位获上海戏剧学院终身荣誉称号的人......
2007年正值中国话剧诞生百年,也恰逢我国话剧运动的开拓者,戏剧导演艺术和戏剧教育的领军人物,上海“孤岛”时期“四大导演”之一......
抗战时期,曹禺主要在大后方活动,未踏入上海;但他的剧作在上海剧坛广受欢迎。从孤岛时期的职业公演来看,1938年元旦,青鸟剧社开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曹禺在《北京人》剧本前扉页上写的王勃的两句诗。我们都懂得他当时说的“知己”是后来成为他......
1937年11月上海沦为“孤岛”后,进步的戏剧工作者大多被迫撤离上海。中国共产党为了在五百万上海人民的心中筑起一道“心防”,安......
黄佐临等人脱离上海剧艺社另组上海职业剧团,这是上海剧艺社历史上著名的“分家”事件。此事看似源于简单的人事纠纷,其实既与孤岛......
中国儿童剧事业的缔造者抗战胜利以后,宋庆龄先生从重庆回到上海。她的主要工作也由保卫中国同盟转向中国福利基金会。战争的创伤......
中国现代话剧曾一度裹足不前,与二十年代话剧界盲目崇尚西方写实戏剧,排斥戏曲,固步自封不无关系。进入到三十年代救亡的语境中,如何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在物质条件简陋、人才储备不足、创作经验欠缺的情况下,上海剧艺社的舞台美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诸多局限。在困境中追求严谨......
就完整意义上的话剧艺术而言,其创作方式的集体性特征决定了其创作“单位”并非作为个体的戏剧家,而是融编剧、导演、演员、舞台工......
“抗战”初期,爱国剧人统一战线,积极推动抗敌剧运。战时不同生态影响各地剧运特质。沪上孤岛,上海剧艺社弦外有音,隐晦表达民族意识,阶......
作为上海剧艺社的主要负责人,于伶在组织剧团、团结剧人、创作剧本诸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上海剧艺社成为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升官图 )是剧作家陈白尘的扛鼎之作 ,也是新文学史上一部有时代精神色彩的讽刺五幕喜剧。1946年 4月 2 5日 ,上海剧艺社在光华大......
生与死的搏斗王统照遗稿是一颗小草断了根———它不愿重生!是一颗小星从高空下陨———它不愿重耀光明!是一匹饿死的狸牲———它甘......
于伶(1907—1997),原名任禹成,笔名尤兢,江苏宜兴人,剧作家,解放前先后在北平和上海领导左翼剧联。抗战期间创办上海剧艺社。 194......
重大的文学现象往往产生于社会大变动和民族大灾难的历史时期,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的兴盛,既是此时期社会大变动的结果、也是民族大......
怀念于伶同志●汪培于伶同志走了。这位我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之一、老共产党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
一、寂苦的心志 “这一支人马攻打东京,那一支人马袭取横滨,留下一支做为接应……” 坐在书桌前,李健吾打开报纸,反复拼排,把凌乱......
我在艺海中游泳了六十五年,而大部分岁月在电影海洋中翻腾。有时真沉在海底,傍徨挣扎,万念俱灰!有时窜浮上海面,见了太阳,心旷神......
一曹禺逝世后,我给李玉茹、万方发了个电报:“请不要悲痛,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话很平常,不能表达我的痛苦,我想......
影片《大桥下面》获得成功,而导演白沉同志却人瘦花黄,白发增霜。他把毕生的才华、心血和精力,全部浇灌在艺术奇葩之上了。如今,......
张伐(1919—2001),原名张大民,祖籍山东,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张伐加入上海剧艺社开始演员生涯,1941年后参......
广东番禺籍杰出导演、戏剧大师——黄佐临被誉为中国戏剧界的“奇人”。自二十世纪后,佐临为中国戏剧事业作出了不少标新立异、独......
您想了解张伐的近况吗?告诉您,他已经在今年3月29日去世了,他刚离去!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伐曾经在舞台和银幕上创造了众多的令人难......
她曾经是在1939年考入“上海剧艺社”的女演员,她曾经是于1940年参加新四军并在苏北指挥部战地服务团任职的女演员,她曾经是在1949......
一大明英烈见传奇,长夜行人路不迷,春雨江南三七度,如花溅泪发新枝。上面这首诗是抗日战争后期,时局低迷之际,几位苦斗在陪都重庆......
2010年10月18日,著名编剧、演员、影视剧评论家黄宗江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父亲一生从不追名逐利,对于生活追求的就是朴实。”......
张伐,1940年加入上海剧艺社任演员后相继参加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和上海艺术剧团任演员他从1947年起成为文华影业公司演员,在《......
我的好二哥,父母的好儿子,大哥的好弟弟,到今年,你离开这个世界已经40年了,40年后的回忆,你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My go......
父亲从事革命文艺工作五十多年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和同志,其中有一位为许多人所不熟悉、父亲曾经热爱地称为文化战线上的“无名英......
朋友,假如你有机会坐到于伶那半月形的小小会客室里,与他促膝谈心,你会觉得,坐在你面前的是一位文雅的诗人,谦逊的学者,慈祥的长......
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不由想起一支特殊兵种——抗战戏剧部队。夏衍曾充满激情地说:"自从卢沟桥的炮声一响,祖国的民族解......
<正> 《孔雀胆》共四幕六场,郭老始作于一九四二年九月三日,至八日完成,是写作时间用得最少的一个剧本,但准备工作所......
作为孤岛剧坛的中流砥柱和战后上海的剧运中坚,上海剧艺社在存续时间、剧目数量、演出场次、艺术品格、社会影响等方面,堪称上海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