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力条件下煤岩纳米级结构和纳米级变形问题

来源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地球物质运动的认识,已深入到纳米尺度.从纳米尺度认识地质作用现象及其地质意义,可以揭示纳米尺度的地质记录,认识纳米效应对地球物质运动的影响,在更深层次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在构造地质研究中,使用隧道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超微观尺度的测试中,于破裂结构面的表层,陆续发现纳米级的磨粒,纳米级的层理和纳米级的变形(Sun et al.,1993,2005;Ge,et al.,2004);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以及微孔隙气体吸附法,不同变形机制构造煤的大分子结构和纳米级孔隙结构及其变形问题也已被研究;关于岩矿方面,陈天虎等(2004)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为主要方法,利用纳米尺度的表征手段,开始揭示凹凸棒石纳米尺度结构的效应等.通过近年来的探索研究和厘定,遂对天然物质纳米级结构和纳米级变形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关于应力条件下煤岩纳米级结构和纳米级变形问题。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应用,M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并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现在仍处于数据积累阶段,但已有研究表明,Mo同位素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圈与地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系与地球物质的早期演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探讨扬子克拉通北缘寒武纪-侏罗纪碎屑沉积岩Mo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地球物理和深源地震研究表明,洋壳岩石可以俯冲到600公里深的地幔,但由于洋壳比重较陆壳大,很难再折返到地表,因此有关洋壳成因超高压变质岩的报道较少.最近研究者在扎河坝-阿尔曼泰蛇绿混杂岩带内发现了具有洋壳成因的超高压变质岩块-榴辉岩,由于折返和(或)后期地质作用的影响,岩石已经退变质为榴闪岩,但仍残留了超高压矿物组合.本文对该退变质榴辉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简单报道。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在大别山东北角的桐城-源潭铺一带出露了一些榴辉岩块体,但对其变质条件一直缺乏详细的研究.Okay et al.和Wang et al.将大别山造山带分为南大别和北大别变质块体,并认为南大别变质块体普遍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由于工作程度的原因,他们并未关注桐城-源潭铺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归属.Cong et al.最早明确地把桐城-源潭铺榴辉岩划归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单元,当时的主
秦岭-大别造山带是位于中国中部华南与华北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一条重要构造带,也是近十几来国际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目前仅发现于桐柏-桐城断裂或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但是,近年来,发现大别山北淮阳带东段(商城-麻城断裂以东)原庐镇关群或庐镇关杂岩中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时代为750Ma左右以及浅变质基性岩的形成时代为784 ? 18 Ma,证明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在三
Bozhilov等在阿尔卑斯Arami橄榄岩的透辉石中首次发现了具有特殊微结构特征的斜顽辉石出溶体,即出溶体平行于透辉石的(401)晶面生长且其中存在纳米级反相畴结构,并由此推测其先导出溶相应为高压斜顽辉石(HPclen),预示阿尔卑斯Arami橄榄岩的来源深度大于250km.该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并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不能排除其先导出溶相为高温斜顽辉石(HTclen)的可能性,且出溶体平行于
榴辉岩部分熔融作用是基性岩高压相变重结晶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物质调整和改变力学强度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在含水条件下,榴辉岩部分熔融可以形成与奥长花岗岩相类似、富硅铝而贫铁镁的初始熔体;在相对"干"的条件下,榴辉岩需要更高温度来实现部分熔融并形成以安山质为主的初始熔体,随着部分熔融度增加,熔体组分向玄武质转化.以上研究为认识和了解地壳物质增生及演化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作为大陆深
苏鲁造山带荣成超高压地体的超高压岩石的围岩主要是TTG成分到花岗岩成分的片麻岩,记录了800 Ma-700 Ma的热事件,被认为是扬子陆块的一部分.本工作对荣成超高压地体内的片麻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全岩Nd同位素分析,用于探讨片麻岩的原岩性质及成因,为进一步理解扬子板块陆壳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依据。
札达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构造结点之中,大地构造位置十重要.前人对青藏高原札达盆地上新世河湖相地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有中科院青藏高原综考队、地质部高原地调队、西藏地矿局、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在该区开展了调查研究,他们发现札达盆地是青藏高原上新世地层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在这套地层中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如三趾马、小古长颈鹿及腹足类、介形类化石和大量孢子花粉等,并进行了古
西秦岭北缘地区主要位于甘肃东部天水地区,是中央造山系中段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构造衔接部位,具有复杂的物质组成和构造演化过程.前人曾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宋志高等,1991;张维吉等,1994;张国伟等,2001;冯益民等,2002;裴先治等,2004,2005,2006;陆松年等,2003).但仍存在许多疑难和有争议的问题,其症结还在于对许多变质地层和岩浆岩的构造属性、形成时代认识有分歧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走向NW-SE,向东南延伸与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相接,它们共同组成了一条大型的活动左旋走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最显著的地质特征是沿断裂带发育晚新生代花岗岩岩体.Roger等对康定地区的贡嘎山岩体进行了野外观察以及U-Pb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U-Pb测年结果显示,贡嘎山岩体侵入年代为12.8 .4 Ma;3个伟晶岩脉样品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