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结核病诊治与防控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腹部瘤样结核与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44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腹腔占位性病变(瘤样结核26例,腹腔肿瘤18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26例瘤样结核,男10例,女16例,年龄14~64岁.18例腹部肿瘤包括恶性间皮瘤4例,神经纤维瘤4例,卵巢癌4例,腹膜后肉瘤2例,转移腺癌2例,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果 腹部瘤样结核患者年龄小于腹部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例腹部瘤样结核患者,19例(73.1%)<40岁,而18例腹部肿瘤患者,14例(77.8%)>40岁.腹部瘤样结核病灶主要分布在右侧腹部,而肿瘤主要分布于腹主动脉两旁.腹部瘤样结核病灶显著小于腹部肿瘤(P<0.05).73.1% (19/26)的腹部瘤样结核边界不清,而77.8% (14/18)的肿瘤边界清晰.腹部瘤样结核均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而腹部肿瘤一半以上表现为高增强(P<0.01).腹部瘤样结核主要表现为环状增强和不均匀增强,而肿瘤多表现为均匀增强或不均匀增强(P<0.05).结论 虽然腹部瘤样结核与腹部肿瘤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有相似之处,认识二者在病灶分布、大小、边界、造影增强强度及增强模式方面的差异,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两类病变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截骨治疗踝关节局限性骨关节炎的早期效果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总体令人满意.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踝关节周围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炎的中期随访效果,以及成功和失败病例的分析.方法 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踝关节周围截骨手术治疗66例踝关节炎患者,女43例,男23例;年龄35~74岁,平均55.5岁.Takakura踝关节炎分级:2级29例,3级33例,4级4例.接受单纯踝上胫骨截骨21例,踝
会议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13年7月陈旧踝关节骨折脱位且有较完整随访者28例(排除合并踝关节关节炎Morrey-WiedemanⅡ期及以上的患者),28例全部为双踝或以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8例采用切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初期保守治疗1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后踝陈旧骨折者多经外踝截骨后,牵开距骨,关节面直视下截骨复位;
会议
目的 探讨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2月,对22例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三角韧带修复手术治疗,并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伴随的外踝骨折,后踝骨折视骨折大小及移位情况给与相应治疗,所有病例均没有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2.6个月.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优14例,良6例,
会议
目的 跖趾关节内固定术对于治疗跖趾关节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的规范化研究。方法 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和内固定方法治疗跖趾关节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256例,术前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差异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均能主动配合治疗,另外为预防术后感染,术前3d给予患者常规中药泡洗患足。常规应用中医耳穴埋豆法以镇静安眠。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正确指导功能锻炼,足部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
会议
目的 通过对既往30年间足踝矫形手术的总结分析,探讨足踝重建与固定的概念及外固定技术应用于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的原则。方法 1984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实施各类足踝矫形手术17556例,病种包括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脊柱裂后遗症、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创伤性足踝畸形等各种先天、后天性足踝畸形。手术方法包括: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截骨矫形、关节融合等;固定方法包括:石膏、
会议
目的 分析和评估Ilizarov外支架矫形器治疗严重足部畸形的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使用改良Ilizarov外支架治疗6例(7足)足部畸形患者,年龄15~58岁。其中先天马蹄内翻足3例,行三关节截骨加外支架矫形;创伤性马蹄足3例,直接安放外支架矫形。术后1周开始调整,2~3个月去除外支架,再行石膏固定1个月。术后进行随访,根据足部外形、踝关节功能、步态、行走能力及骨关节融合情况
会议
目的 验证分枝杆菌代谢中的重要蛋白异柠檬酸裂解酶(Ic1)在低氧和低营养的应激条件下的表达变化,观察其是否和分枝杆菌细胞的应激代谢相关。方法 制备耻垢分枝杆菌Icl蛋白的抗体;构建分别收集低氧和营养缺乏条件下的分枝杆菌细胞,超声破碎后,离心收集细胞的全蛋白组份;免疫印迹实验验证Icl蛋白的表达情况和被Pup标记的状况。结果 发现在低氧和营养缺乏条件下Icl蛋白的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而同时被Pup识
目的 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3407重组蛋白,获得纯化的重组Rv3407蛋白抗原。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Rv3407基因;以质粒pET30a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基因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pET30a-Rv3407在大肠杆菌中
目的 针对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复治肺结核病化学治疗新方案的研究",检测治疗方案中4种核心药物-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莫西沙星(Mfx)、利福布汀(Rfb)及利福喷丁(Rft)对耐多药(MDR-Mtb)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XDR-Mtb)的体外联合作用效果.方法 使用棋盘法分别检测MfxPa、MfxPaRfb、MfxPaRft 3种联合方案对20株临床分离耐药Mtb和标准株H37Rv在
目的 比较PCR-荧光探针法和传统培养法在分枝杆菌鉴定中有无差异.方法 对1552例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同时用传统培养法PNB/TCH生长试验和PCR-荧光探针法进行鉴定,结果 有差别的菌株用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确认并采用比例法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两方法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符合率为75.4% (46/61),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符合率为99% (1491/1506),总体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