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深海热液铠甲虾新种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初探

来源 :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2009年"大洋一号"科考船在东太平洋加拉帕克斯深海热液口获得的铠甲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形态学分析的结果初步认为该铠甲虾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歪尾次目(Anomura)铠甲虾总科(Galatheoidea)毛铠甲虾科(Kiwaidae)毛铠甲虾属(Kiwa Macpherson).本属目前仅有2个种类(Kiwa hirsuta; Kiwa puravida),本次获得的铠甲虾有5处重要的形态学分类特征与属内其他两种存在明显差异:1.其尾扇尾节末端较前端小,中间有明显凹痕将尾节分为左右两瓣;2.额角两侧无明显前侧刺;3.头胸甲长宽比为1.5;4.第一步足可动指只有一个咬合齿;5.第四胸板边缘呈锯齿状.分子生物学分析通过PCR扩增获得该铠甲虾的核糖体18S基因部分序列,使用MEGA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为T:24.7%,C:23%,A:25.2%,G:27.1%,G+C含量为51%,将其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亲缘关系邻近的劣柱虾科(Chirostylidae)、铠甲虾科(Galatheidae)、毛铠甲虾科(Kiwaidae)、磁蟹科(Porcellanidae)、辉虾科(Aeglidae)5个科的14个种类的序列数据进行比对,基于mrbayes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和贝叶斯推理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本实验的铠甲虾样品位于毛铠甲虾属这一簇内,并与该属内目前仅发现的两个种Kiwa hirsuta和Kiwa puravida处于不同分支,采用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其与Kiwa hirsuta和Kiwa puravida遗传距离分别为0.005和0.001.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结果,初步判定该铠甲虾为毛铠甲虾属新种.
其他文献
  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XMAC-Ⅱ)采集的全波列测井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地层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分析研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地层时差,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力学评价成
  渤海油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渤海湾盆地的海域部分,主要油气发现于新生代砂岩储层中,沉积环境以河流相、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储层岩性、物性变化大,地层水矿化度低且在纵向及横向
  为了提升生产测井地面系统水平,提高标准化程度,研制了新一代生产测井数据采集平台。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智能化可扩展仪器接口,配接仪器方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超越”生产
  采用2010年11和2011年5月苏北浅滩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苏北浅滩虾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并结合该海域独特的沙脊潮沟系统,探讨了地形特征和潮流
  利用金属磁记忆原理研制了第二代油田井下八电极金属套管受力状况检测仪,经25个套管试件的加力检测实验研究,发现套管受力与磁记忆响应峰峰值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出了
  We studied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pCO2 and growth light on the coastal marine diatom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CCMP 1335 growing under ambient and expect
会议
  根据2008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在吕宋海峡三个断面获得的0~200m层浮游植物数据,探讨分析了群落结构及其与不同理化性质水团的关系.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1属169种(包括
  利用2010年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和西北冰洋获取的43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分析了表层1cm的沉积硅藻,共检出分属于54属223个硅藻种(含变种和变型),并编制了种类名录
  2010年夏季,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在白令海以箱式或多管取样器采集了7个站位的表层10cm的沉积物芯样,并按0~1cm、1~2cm、2~4cm、4~6cm和6~10cm分成5层,每站取2份平行样.本文对其
  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桑沟湾养殖区微型鞭毛虫的时空分布进行四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桑沟湾微型鞭毛虫以<5 μ m类群为主.四个季节中,微型鞭毛虫的丰度高值区均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