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本内外研究统计分析

来源 :中国翻译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翻译研究经历了一场大的变革,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研究逐步由纯文本内转向文本外。统计并分析了国内主要翻译刊物上论文3092篇,按文本内研究和文本外研究逐一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为研究中国翻译走向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副词“其实”具有主观认识功能,先从共时的层面上分析了“其实”主观性程度的差异及其大致的发展轨迹,认为“其实”的主观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客观对比——客观/主观对比——主观认识——话语标记,“其实”出现的语境由最初的对比性语境发展到非对比性语境,最后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这个过程是“其实”的语义不断虚化、主观性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接着,文章通过对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发现“其实”主要出现在对话体中
本文主要研究乐府诗中“声辞合写”现象,“声辞合写”是古代乐工记录歌词的传统方式,即将歌辞与声辞包括音乐、舞蹈术语一起记录,其主要运用于曲唱文本中.文章依次论述以下几个问题:一、乐府诗中“声辞合写”现象;二、乐府诗“声辞合写”现象的类型;三、从“声辞合写”看乐府诗的文本性质及文本解读.
本文拟从文体的角度审视《太史公自序》.本文认为《太史公自序》在文体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自序;采用大序与小序相结合的形式;作为一篇书序又兼自传的性质;司马迁有意在文中自抒怀抱.在此基础上进而总结《太史公自序》在文体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本文从《水浒传》英译概述,《水浒传》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和《水浒传》英译的启示三个方面对历经七十年的《水浒传》四个英语全译本的翻译历程进行了描述,揭示了社会历史文化、译者自身价值观念等与翻译目的、译本选择、翻译策略方法之间既协作共生又彼此制约的内在联系,并对《水浒传》英译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翻译问题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进行了总结。
通过韩剧剧名的中文翻译找出翻译战略和翻译模因,可以有效推动两国文化的互动。为此,本文进行了具体的分时间段统计,从韩剧中找出其翻译战略与翻译模因。研究时间段为1997年至2007年,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之后,将韩剧剧名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战略“归化”还是“异化”?“归化”与“异化”的比例为多少?在此过程中,具体有哪些翻译模因出现?研究对象为十年间在中国播出的韩国电视剧剧名。本研究将有望为初步建
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式的语音、词汇和句式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三者在文学作品中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美,并以《隐形人》汉译中的片段为例,分析论证了其在体现语音、词汇与句式三方面的得失。
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法律法规翻译日益得到关注。上海,这座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及时地将出台的法规和规章向海内外公布,有利于招商引资,方便国外商人在上海开展工作,这是英译上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初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英译与其他翻译相比,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翻译
翻译认知模式是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从对翻译的直观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认识直至升华为理论高度的过程。自东汉末年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各个不同时期逐渐形成了质与文、求真与喻俗、可译性与难译性、忠实性与创造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等自成一体的翻译认知模式。文中着重论述这几种翻译认知模式的主要论点和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历史、感情、思维等都沉淀在了它所使用的语言中。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大语言,分别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文化。而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差异性很大的语言。它们最大的差异就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本文围绕英汉语形合意合的差异问题,对英汉语句式的特点、英汉语思维的差异通过有说服力的实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英汉语在句子层面上互译应该注意的三个
本文考察了《蒙古秘史》的诸多译本,通过比较,探讨了这部蒙古族典籍的翻译学价值,及其不同译本之间的互补性。作者认为,在典籍翻译中,复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多个译本共同构成原作的译本集合,以译本集合实现对原作的忠实,体现了翻译原则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