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基活性碳纤维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二〇〇八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利用低温(77K)N2吸附法测定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411m2/g,微孔孔容为0.400m3/g,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为电极制备了超级电容器。采用直流恒流循环法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测试,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测试表明,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具有性能稳定、充放电效率高、适合于大电流充放电等优良性能,粘胶基活性碳纤维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为163.5 F/g。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样品,在化学分析与结构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LDH的制备、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LDH样品组成和结晶度的共沉淀条件包括原料配比、沉淀剂用量、滴加速率和沉淀反应温度,其中沉淀剂滴加速率的影响显著。LDH组成及结晶度与样品的层状特征、红外吸收、热分解、沉降性能、表面性能及负载性能有一定内在联系。层间通道是LDH负载外来客体的主要场所
以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为支架,选择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起重要作用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作为实验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研究了细胞在该材料上的生长行为,探讨了该材料与碳纸材料对细胞作用的差异和可能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为细胞提供了十分接近天然细胞外基质的人造环境,具有显著促进细胞粘附和长时间增殖的功能。同时,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纸材料吸附血液蛋白质前后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掺杂Ti和Co的Bi2O3纳米粒子,以甲苯为气相有机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后的光催化活性均高于纯氧化钛,活性的提高程度与掺杂量有关,最佳配比为n(Ti):n(Bi)=0.01:1,n(Co):n(Bi)=0.02:1,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光催化活性提高,750℃焙烧的样品催化活性最好。
本文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凝固的Al-50%Si、Al-60%Si、Al-70%Si合金的初生硅尺寸与形态。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初生硅形貌有显著影响。冷速为10K/s时为粗大针状,冷速达到20K/s时为细化针状,在冷速为10~103K/s范围内存在临界冷速Tc,使初生硅相的形态突变为多角状和块状.冷速达到106K/s时为超细化的晶粒。利用准快速凝固铸造法制备了作为自生复合材料的高硅含
以铝为负极的铝空气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电压和比能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铝阳极的腐蚀和极化相当严重,制约了铝空气电池的开发和应用。热处理能显著地影响铝阳极的电化学性能,适当的热处理有利于减小负极材料的腐蚀和极化,改善负极性能。本文阐述了近年来铝空气电池负极材料-铝及铝合金热处理的研究进展。
本文采用水热刻蚀法在硅片上制备了硅纳米线(SiNW)阵列,然后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NW上包覆TiO2,并且在Si片上直接沉积了TiO2作为对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SiNW和SiNW-TiO2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表明,TiO2为锐钛矿相,沿(101)和(200)晶面优势生长,在0.01mol/LNa2SO4溶液中测量了SiNW-TiO2和Si-TiO2的光电流,在紫外光照射下,SiNW-Ti
本文分别制备了以Co(Ⅲ)、Fe(Ⅲ)、Fe(Ⅱ)、Cr (Ⅲ)、Ni(Ⅱ)、Mn(Ⅲ)、Mo(Ⅳ)、Cd(Ⅱ)为中心金属的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环氧丙烷与CO2的反应。结果表明,以ⅧB族的Fe(Ⅲ),Co(Ⅲ),Ni(Ⅱ)作为DMC的中心金属时,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效率,共聚物中CO2分数达到0.3以上,碳酸亚丙酯含量低于30%,而含其它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效率和共聚物CO2分数都相对较低,且
本文用铝基活性钎料对碳/碳复合材料进行了真空钎焊,并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形成机理和接头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铝基活性钎料可以实现碳/碳复合材料的连接。观察发现,钎料与碳/碳复合材料钎焊接头存在一层较厚的过渡层,性质介于金属与碳/碳复合材料之间。获得这种过渡层对缓和焊接残余应力十分有利,剪切强度试验测试达12.33MPa。
本文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高强度高导电的Cu-Ag-Zr和Cu-Ag-Zr-Ce合金,通过显微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抗拉强度测试等方法,对这两种合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Ce对Cu-Ag-Zr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Ce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Cu-Ag-Zr合金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但合金的导电性能略有降低,同时抑制合金的再结晶过程,使其再结晶温度相对提高约50℃左右。
本文通过差热-热重(DTA-TG)联用仪、X射线衍射以及磁测量等手段,研究了R2Fe17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通过对R2F17化合物的DTA-TG分析得到:当温度从室温(约300K)升至1473K的过程中,在N2保护的条件下,间隙原子N原子扩散进入R2Fe17化合物中,导致R2Fe17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显著提高。当温度为640K左右时吸氮反应最剧烈,在吸氮反应的同时,温度继续升高R2Fe17Nx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