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危机与“非典”出版

来源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出版者的角度出发,对2003年度的“非典”出版作了一次系统观照,对“非典”出版的背景缘由、概况、非常作用、存在的不足作了论述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典”出版作了认真反恩,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危机管理教育取得了许多成绩,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我国危机管理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章认为,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危机,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借助媒体的力量。实效的危机管理教育是危机管理体系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作者对我国危机管理教育进行反思,指出了在危机管理教育实践中存在“十重十轻”的现象
"It seemed that for the longest time there was only one way of understanding science; that recipes were the same whether science was done in Spain or Japan. It was only an assumption and a very narrow
本文从分析灾难片着手,阐述了电影面对人类危机的意识、反应、思考和艺术表达的特点,以及作为大众传媒工具的电影在应对人类危机中的作用和效应。
网络媒体的出现宣告了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以及新含义的小众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无论是在传播的内容、形式还是传播的时象上,都有本质差异,产生了深刻而令人鼓舞的变革。但网络的自由和便捷,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上脆弱的道德规范、内容控制、网络综合症等等。网络之于传媒,正如硬币的两面,需要认真了解和把握。
The Internet was born and develop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started out to connect its intranet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net in 1994. Since then, rapid development has taken place. By June 30,2004,
从气象部门工作现状出发,指出了正确对待新闻媒体批评报道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新闻媒体批评报道对气象部门的影响,从指导思想、沟通协调、人员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妥善处理新闻媒体批评报道的做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全世界范围走向千家万户,它的一系列应用功能逐渐得到开发。在因特网的几大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排在首位。电子政府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媒介化社会的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现象,它最突出地反映了因特网对当今社会政治生活的渗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对国内外若干政府网站的网页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美、英和巴西的电子政府现状,作一简单的探讨。选择这些国家,除了资料可获得性方面
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不仅为社会的信息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而且使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信息时代,媒介对公众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大。面对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由于我国媒介面对危机事件的个别“失语”或策划的错位,而造成了:话语权问题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传播理念的滞后造成的速度慢现象、危机事件报道中的“隔岸观火”现象、拟态环境的不平衡现象等,而改变媒介对危机事件的报道,既要加强又要控制,
“前危机意识”不等于危机出现之前的危机意识。“前危机意识”应该是一种普遍的、常态的、恒久的危机意识。从时段上说,它应该包含着危机爆发期间之外的所有时段;包括一场危机爆发之后的时段。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机而言,一场危机过后,即己进入了“前危机”时期。对于媒体而言,“前危机意识” 是一种永不松懈的危机意识,是伴随媒体日常生活状态的危机意识。从媒体主观自觉性而言,树立“前危机意识”要比树立危机出现之前的
作者试图从美国媒体在美国对外战争中的作用,中国媒体在"非典"和"禽流感"疫情中的表现,以及俄罗斯媒体在人质事件中的败笔,简要分析媒体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好职务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如何确定自己报道和应对危机中应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