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汤治疗痛风(痰瘀痹阻证)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桂枝茯苓汤治疗痛风(痰瘀痹阻证)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古籍、近现代文献,整理桂枝茯苓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证经验并列举典型病例,从理论上详细阐述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则,并总结桂枝茯苓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证经验。结果:痛风通常分为无症状期、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以湿热蕴结为主,治疗上以清热除湿为主;慢性期的病机与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为主,久病又形成淤血痰浊,治疗以补肾健脾,化痰散结为主。结论:桂枝茯苓汤治疗痛风分期辨证,久病不愈以痰瘀痹阻为主,治疗上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论治,结合患者个人体质及病情特点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激素、羟氯喹对多发性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医院确诊的多发性肌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激素、羟氯喹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x2=6.250 0, 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肌力分级显著改善,对照组则在治疗3个月时明显改善,且试验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风湿科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临床上应结合运用.
目的 观察中药通滞苏润江胶囊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锦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给予通滞苏润江胶囊,另一组给予秋水仙碱。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炎症控制情况,包括关节红、肿胀、疼痛、压痛及炎症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通滞苏润江胶囊在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痛风舒宁片(治疗组)与双氯芬酸纳肠溶片(对照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初步探讨痛风舒宁片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中的抗炎、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为痛风舒宁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临床实验数据。
会议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痹棋胶囊对KOA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同期正常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治疗组口服痹祺胶囊,每次4粒,3次/d,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48,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二组均持续
目的 观察自拟土薢四妙汤内服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10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单纯中药内服组(自拟土薢四妙汤),中药内服联合外敷组(消炎散),西药组(秋水仙碱)治疗,以两个疗程为观察标准.结果 在结束两个疗程后,西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中药内服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中药内服联合消炎散外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熏蒸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以清热除湿、祛风通络之法,辅熏蒸床予以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达到83.3%,主要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中药联合熏蒸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小儿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07.1~2012.1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因风湿热至风湿性心脏病患儿根据症状典型与否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27例),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肌炎26例,发病率为60.4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x2=4.513,p<0.05,对照组多发性关节炎合并心脏炎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严格的卫生经济学评估,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在卫生经济学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于西医治疗方案,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合理、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目的 通过对比结缔组织病患者服用他克莫司前后血小板、尿蛋白、肝肾功能等变化,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对结缔组织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病房确诊结缔组织病患者共57人,其中SLE 37人,SS 11人,未分化CTD 4人,皮肌炎5人,并分为血小板减少组37例、尿蛋白阳性组19例、白细胞减少组5例、肺间质性疾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