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激素、羟氯喹治疗多发性肌炎疗效分析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激素、羟氯喹对多发性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医院确诊的多发性肌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激素、羟氯喹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x2=6.250 0, 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肌力分级显著改善,对照组则在治疗3个月时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肌酶水平均在治疗1个月时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激素、羟氯喹用于治疗多发性肌炎,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且能提高治疗效率,显著改善肌力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 观察坚骨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强直性脊柱炎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加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坚骨胶囊加柳氮磺胺吡啶、双氯芬酸钠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骨密度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活动度、疾病活动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虎力散胶囊联合温针灸、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的80例ROA患者,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虎力散胶囊(每次0.3,每天两次)口服联合温针灸、红外线治疗(各15分钟),对照组采用单独服用虎力散胶囊,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症状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炎性标志物的变化,研究其与AS寒热不同证候的相关性.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择146例AS患者,以双光能X法检测腰椎、股骨骨密度,与3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时将全部AS患者以中医辨证分为肾虚督寒和肾虚湿热两组,分别检测足骨超声硬度指数,检测CRP ESR IgG IgM IgA C3 C4.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氯诺昔康联合玻璃酸钠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及玻璃酸钠进行关节腔内注射对比治疗,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对照,采用WOMAC膝关节功能评估及VAS视觉模拟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WOMAC、VAS
目的 观察臭氧配合甲氨蝶呤关节腔灌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4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5例,治疗组215例.治疗组:采臭氧配合甲氨蝶呤关节腔灌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照组:单纯甲氨蝶呤关节腔灌注治疗.在治疗7d、14 d后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7d、14 d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
目的 观察参麦开肺散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SSc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参麦开肺散,对照组另给予罗红霉素、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2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客观评价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SS的疗效,验证阳不化气理论的正确性,探讨温阳化气法为主治疗阳虚型SS可能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治疗组加桂枝芍药知母汤辨证加减治疗,按疗程服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阳虚证量化积分、ESSDAI积分、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病例脱落3例,最终入组病例67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